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國產化
2010-4-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聚丙烯 乙烯 雙螺桿擠壓造粒機
4月21日,從燕山石化傳來喜訊,我國自主研制的20萬噸級聚丙烯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在該公司一次開車成功。機組試運行結果表明,各項指標滿足生產要求。燕山石化化工二廠副廠長成衛戍表示,作為乙烯關鍵設備,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實現國產化尚屬首次。
乙烯是石油化工生產的龍頭,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生產水平的標志。據了解,目前我國有大中型乙烯裝置20套,乙烯生產能力1700 萬噸,產量在1400 萬噸左右,居世界第三。而此前全球只有德國和日本的三家公司擁有成套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的設計和制造能力。我國作為世界乙烯第三大生產國,由于沒有自主核心技術,大型乙烯關鍵設備只能長期依賴進口,這為外企壟斷市場、聯手抬價提供了條件。
據燕山石化發展計劃部的鐘維民介紹,我國引進一套35萬噸/年生產能力的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約需1200 萬美元。按照我國目前乙烯產能推算,需要引進35 萬噸/年的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約28 套,耗資約需4.5 億美元。
鐘維民說,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的研制,從某一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在高聚物混煉加工技術及其裝備研究領域的最新成就和綜合實力。要實現石化工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要有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作支撐,真正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唯一的途徑仍然是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路子。
2007年,國家發改委制定“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要求加快乙烯工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產業化進程,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裝備重點突破、跨越發展。“乙烯裝置關鍵制造技術開發及設備制造”被列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作為乙烯生產過程下游工序的核心裝備——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是我國實現“大型乙烯關鍵設備”國產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來,中國石化領導十分關心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的國產化問題,先后多次召開相關技術交流和國產化論證會,探索實現我國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國產化的可能性和實施方案,提出了實施20 萬噸級聚丙烯大型擠壓造粒機組國產化的戰略目標。2007年,中國石化委托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燕山石化公司、大連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設計研究院、浙江中控技術有限公司等六家單位聯合研制。經過三年多的合力攻關,大型雙螺桿擠壓造粒機組國產化項目大獲成功,填補國內空白。
成衛戍表示,國內物質資源和人力技術資源的有效整合,強有力研發力量的有效形成是該項目獲得成功的關鍵。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