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國家石化產品主攻中國市場
2010-4-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乙烯 乙二醇 聚丙烯
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向好,世界化工行業也步入新一輪景氣周期。我國石化產品市場仍將面臨國內產能擴充、海外廉價貨源沖擊的困境,對我國石化產品市場沖擊尤為突出的當屬中東廉價石化產品。中東產品具絕對價格優勢,鑒于歐美、韓日等傳統石油進口市場較為成熟、需求增量小、產品檔次高,我國將是中東國家大量過剩石油產品的主要目標市場。
中東現已是世界乙烯工業投資最集中的地區。常振勇提供的資料顯示,2008-2013年,中東地區乙烯產能年均增加近400萬噸,到2013年將新增乙烯產能1600萬噸/年,約占世界乙烯新增產能的47%,屆時全球約90%的乙烯衍生物和70%的丙烯衍生物凈出口將來自中東,中東石化產品的現金成本不到我國的30%,成本較低。中東乙烯發展主要是以當地廉價而豐富的天然氣及輕烴為原料,加上裝置規模大、技術水平高(與跨國公司合資),具有明顯競爭優勢。中東地區的乙烯、聚乙烯、乙二醇生產成本僅為我國的20-30%,聚丙烯成本稍高但也只有我國的75%,近半乙烯裝置或停產,據關部門預測,到2015年,中東地區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精對苯二甲酸等石化產品對我國的出口量合計將可能達到1682萬噸,比2008年增長3.5倍。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19家乙烯生產企業和21套裝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從市場需求來說,國內石化產品缺口很大,需要大量進口,石化企業也是從不同的利益角度看這個問題。從能源角度說,大量進口中東石化產品可以減少國家對原油的進口,所以關鍵在于國家在關稅稅率的確定上如何把握。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