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格改革已經進入倒計時
2010-4-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天然氣 漲價
最好的改革動力來自企業自身。董秀成認為,我國電力領域已讓企業嘗試競價上網,但現在即使將天然氣管網拿出來,上游氣源也還是控制在兩三家公司手里,很難實現競價。
“天然氣價格是我國傳統能源價格改革進程中的最后一個堡壘。”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向記者如此表示。當最堅固的價格堡壘直面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通道,讓也?和也?
董秀成稱,我國工業領域對天然氣漲價不是特別敏感;化工領域對天然氣價格比較敏感的是農用化肥的生產;而城市用氣是對天然氣漲價最敏感的領域。
以往,主管部門都是采用同氣不同用戶不同價的策略,對工業等領域調幅較大,城市用氣調幅較小。“但二者調整后的價差不能太大”。目前國內的天然氣價格是由出廠價加上管輸價格形成城市門站價,然后加上輸配費后,最終形成終端用戶價格。出廠價執行政府指導價,而管輸價格等為管制價格。
而對于國內外氣價最終的距離,董秀成認為,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不可能很大,否則就造成市場混亂。這意味著,國外天然氣的進入推動國內氣價改革不得不加速。而對于如何改革,今年3月國內已有加權平均定價、一氣一價、上下聯動以及區域定價等幾套方案。
由于國家管制等原因,目前我國天然氣價格關系非常復雜:同一氣源不同用戶不同價格,國內不同氣源不同價格,國內外不同氣源不同價格。國家雖允許企業有一定的浮動,但浮動空間不大。而在價格管理上,董秀成稱,也存在“分段”現象。天然氣出廠價格和管輸價格歸國家發展改革委管,進入城市后的價格歸各地地方政府管。在此背景下,董秀成認為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必須注意三點:一,上、中、下游必須協調配套。二,天然氣價格必須要與油、煤等其他能源價格掛鉤聯動。董秀成認為,這種聯動不一定現在就實行,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這種思路要明確,不同能源價格之間差距不能太大。三,國內外不同氣源的天然氣在同一城市的最終售價應該一致。
“這個同價怎么達到呢?國家必須有一套辦法。門站價格可以不一樣,但用戶使用價格必須一樣,否則會引起民怨。”董秀成稱,現在城市管道都是各城市整體運作而非分段運作,更使得來自不同氣源的天然氣最好價格統一。
“天然氣價格改革還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比如地方政府對城市居民的補貼。”董秀成說。
董秀成認為,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價格問題,而改革本身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我國現行天然氣產業中,除三大國有公司控制上游資源外,各家公司的管網并不相連,尚未在全國形成統一整體的管網。各大公司自產、自輸、自銷。因此,最好的改革動力應是來自企業自身。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壟斷者自己不會打破壟斷。有人建議將管網部分拿出來,建成一個單獨的管網公司。但董秀成認為,在目前各家管網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即使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一家管網公司意義也不大。一家企業占據半壁江山的現狀很難短時解決。“我國電力領域已讓企業在嘗試競價上網,但現在即使將天然氣管網拿出來,上游氣源也還是控制在兩三家公司手里,很難實現競價。因此天然氣價格是我國傳統能源價改體系中的最后一個堡壘。”董秀成稱。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