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正值北京國際車展期間,由弗戈工業媒體AI《汽車制造業》雜志組織舉辦的“2010國際汽車復合材料技術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賽特飯店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以全新的思路為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減排創造新的機遇”,大約有140人參加了會議,他們主要來自各大汽車主機廠的技術研發中心、零配件廠商以及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新能源車開發廠商等。
抓住機遇,開拓思路,放遠目光,迎接挑戰,是當前國內的汽車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成功走向未來的關鍵,也是AI《汽車制造業》舉辦“2010國際汽車復合材料技術專題研討會”的初衷。正如AI《汽車制造業》雜志主編張忠軍先生在大會致辭中所說:“如今,全球的汽車制造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格局的巨大調整和技術變革:能源的日益匱乏、人類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所帶來的挑戰,正在迫使全球的汽車企業加速節能減排的步伐、加快產品結構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的轉化。顯然,這種調整和變革所帶來的將是全球汽車產業的重新洗牌,它將催生出一些新生力量——只有那些優先掌握并使用了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的企業,才能夠在這場關系著人類和自身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角逐中煥發生機,搶占市場先機。在此背景下,聆聽智者的聲音,獲取前沿技術知識,對于中國的汽車企業而言將意義深遠。作為中國汽車人的雜志,我們一直秉承著‘把脈行業發展趨勢,引領前沿技術潮流’的理念,為此,我們不失時機地策劃并組織了這場有關汽車復合材料技術的專題研討會。我們熱切地期望各位專家的精彩演講能夠為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思路,解開對使用汽車復合材料的種種疑慮,共同探討汽車復合材料在實現汽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應用潛力,幫助中國的汽車企業把握節能減排技術的制高點。”
作為國內汽車復合材料技術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和研究者,業內資深專家蔣鼎豐先生的主題報告“開展全復合材料車身研究,突破新能源車發展行業瓶頸”令與會聽眾耳目一新,獲益匪淺。演講中,蔣鼎豐先生詳盡地分析了新能源車推廣應用的國內外現狀以及存在的瓶頸問題,探討了破解價格瓶頸難題的幾條途徑,論述了汽車復合材料及其特點,以及復合材料對減少投資和重量的影響,介紹了國外新能源復合材料車身研究和開發的新動態,最后,他提出了“開展全復合材料車身研究,走中國新能源車發展之路”的創新思想,引起了在場聽眾的共鳴。此外,IDI 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亞什蘭高性能材料公司、歐文斯科寧、德國迪芬巴赫集團公司、律通復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和美國Cytec/Argosy公司也都以他們的精彩演講,使在場的聽眾深入詳盡地了解到了全新的汽車復合材料技術以及未來巨大的應用潛力
事實表明,2010國際汽車復合材料技術專題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包括上海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江鈴汽車集團公司、上汽商用車技術中心、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技術中心、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中興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來自多家汽車主機廠的專家和代表均參加了本次會議,并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