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機對20位市民進行了采訪,其中有8位市民告訴記者有循環利用這些塑料瓶的經歷。
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裝水、裝油等。在好又多新港西店選購飲料的食品張阿姨向記者表示,平時出去運動都會用飲料瓶裝上一些開水,一些瓶身比較硬的飲料裝開水沒有問題,循環利用更加環保,但是一些瓶身軟的一倒入開水就變形了,不會用。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做成,即PET瓶。這些食品級的PET瓶不能耐高溫,需在低溫使用,一般在70攝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國家規定企業不能回收,重復灌裝使用。同時也有專家提出,塑料瓶清洗難度較大,重復使用會孳生大量的細菌。
也就是說,一直以來市民以為重復使用更環保的想法其實有可能給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因此,每一個消費者有必要看清塑料瓶底三角形內標注的數字,在掌握其材料性能的情況下再謹慎合理利用。
建議 餐飲打包盒最好用PP材質
據了解,目前餐飲業也開始推行使用食品級的外賣及打包材料。例如不少酒樓都提供PP級的塑料盒供食客打包,但是一般都要收取5角-1元/個的費用,許多消費者一聽到這個收費,都寧可選擇廉價的泡沫飯盒,不愿意多花這個錢。宏威塑料制品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PP材質的食品盒比泡沫飯盒的成本高約3倍以上,但是安全、耐高溫,可放進微波爐加熱。但目前市場的普遍現象,不是商家不愿意用,而是消費者不愿意用。某大型餐飲連鎖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曾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制定的外賣規則是,若使用泡沫塑料材質的包裝,每次外賣是加收1元,而若使用PP材質的包裝,則每個單品加收5角,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選擇只加收1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