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而日本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2007年中日貿易額為2360億美元,中日貿易額呈上升趨勢。但此次日本版REACH的實施,可能對我國輸日化工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因為,日本版REACH所涉及的化工、家電、紡織、玩具等產品在中國對日貿易中占有很大比例。預計日本版REACH對中國企業的殺傷力不可小覷,企業應積極應對。
政府主管部門在應對日本版REACH時應起到主導作用。從長遠來看,建立危險化學品的注冊報告制度是大勢所趨。因此,除引導企業警惕各國化學品壁壘升級和警惕REACH版本的輻射效應外,應將應對日本版REACH提上議事日程。為防止輸日化學品出現非理性下降,有關部門應提醒并引導企業不可疏于對日本版REACH的應對,建議應從這幾個方面加以應對。
1.政府主管部門應成立應對小組,跟蹤日本版REACH法規的審議、法規的主要內容、安全性評價主體、費用分擔、生產以及廢棄的全過程的規定等。對日本版REACH可能覆蓋的輸日化工、汽車、電器、紡織、玩具等產品進行調查,在適當時候組織專家對其法規進行評議,提出反映我國企業利益的評議意見,影響其法律內容。對跟蹤和研究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和社會通報。
2.根據應對歐盟REACH法規的經驗,快速建立化學品的信息和評估的風險防范體系和應急預案,開展技術資料的搜集、建立數據庫等相關工作。
3.下游行業應把握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使用及廢物處理各個環節的全面改善,在產業鏈和產業內尋求廣泛的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完善有毒有害化學品管理機制,減少該項法規可能對出口產品造成的沖擊,實現其削弱我國化學品出口競爭力的最小化。如有不明之處,建議您在日本相關網址上查詢更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