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轉型
低碳經濟的實施對吉林市的重工業部門而言并非意味著終結。在低碳情景中,某些工業部門的產值會有所下降,其中包括混凝土、制磚及煤炭等,但這些變化是循序漸進的,而且并不十分顯著。
根據報告分析,到2030年,與按照目前發展模式相比,實施低碳經濟后煤炭和混凝土的生產產量將降低33%。然而,2030年混凝土實際產量將是2005年的8倍,而煤炭產量則比2005年高出30%。
“包括鋼鐵、水泥等一些高耗能企業,目前還是技術的升級換代問題。”王憲恩認為,這些高耗能的產業如何轉型,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在中國,未來10-20年里這些行業還必須存在。對老工業基地而言,這些行業吸收了當地大量的就業人口。
“我們之所以展望到2020年,甚至2030年,就是考慮到技術升級換代問題。”王憲恩認為,傳統工業的轉型的過程中,要考慮在下一個階段對新興技術,包括低碳技術的應用。
據吉林市能源利用監測中心冷勁松透露,“十二五”期間,吉林市火力發電和鋼鐵行業將實施擴能改造,吉林鐵合金公司、吉林碳素公司、冀東水泥吉林公司和晨鳴紙業吉林公司將從市區整體搬遷,按照新建企業能耗限額要求建設。
王憲恩認為,對像吉林市這樣的老工業基地而言,還需要慢慢轉變,“一個社會,不能變動太大,還需要考慮到社會的穩定問題,包括資金是否跟得上,技術是否跟得上,就業是否跟得上。”
“發展低碳經濟,還是要借助當地的資源和優勢,像吉林的化工產業發展了40多年,具有一定的傳統優勢。在吉林光電子產業等高科技行業中,也不乏主要石化企業的身影。這充分顯示了他們在科研及材料科學領域的實力。”王憲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