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發的磷酸酯類給電子體聚丙烯催化劑制備出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產品性能達到國外先進水平。
長春應化所與中國石油合作,以新型磷酸酯類化合物為給電子體,避開國外專利覆蓋的芳香酯、脂肪酯、醚類化合物給電子體,通過調整磷酸酯類化合物的結構,調整催化劑的共聚性能和聚丙烯合金的鏈結構、粒子物理堆積結構、聚集態結構和剛、韌性能,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聚丙烯合金制備技術和工藝。他們發明的磷酸酯類給電子體聚丙烯催化劑各項指標已達到工業催化劑要求,為高性能聚丙烯均聚和共聚產品的產業化開發奠定了基礎。
共聚聚丙烯合金是以聚丙烯為基質的多組分共聚產品,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優點,主要用于汽車和家電行業,國內年消耗量為30萬-40萬噸。但共聚聚丙烯合金技術要求高,生產難度大,目前國內生產產品單一,無法滿足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在專用料領域多依賴進口。
該課題現已申請中國專利2項、美國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