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復神鷹碳纖維與關鍵設備研發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級鑒定,這標志著我國碳纖維生產已成功實現國產化和產業化,徹底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地位,扭轉我國碳纖維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碳纖維具有耐腐蝕、高模量、高強度等特性,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與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長期以來, 我國碳纖維產業水平遠遠落后發達國家,尚無一條達到國際公認經濟規模的年產1000噸碳纖維且原絲自給的工業化生產線。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快速發展,國內碳纖維年消費量飛速攀升,但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加之我國正式啟動的大飛機國家計劃以及風力發電、沿海油氣田等產業發展壯大,國內碳纖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為盡快扭轉這一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2006年,中國復合材料集團、連云港鷹游紡機有限責任公司和江蘇奧神集團共同組建了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專業從事碳纖維原絲、碳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發、制造、銷售。中復神鷹在鷹游紡機原有500噸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和220噸碳纖維生產能力的基礎上,與東華大學合作,承擔了國家發改委的“年產2500噸PAN原絲1000噸碳纖維項目”。
經過兩年來技術攻關,中復神鷹系統地解決了關鍵設備國產化難題,建成了目前國內首臺套規模最大、技術最成熟的全國產化生產線,其總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產品經北京化工大學檢測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上通用的T300級產品標準。與此同時,中復神鷹同步開發的ST-750碳纖維經測試已接近T800級碳纖維的技術指標要求。
目前,中復神鷹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碳纖維生產企業、國內唯一將碳纖維大批量投放市場的企業。本次項目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認為,中復神鷹碳纖維項目在工藝、生產設備、產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而且在短時間內實現規模化生產,不僅打破國際封鎖,在推進我國紡織工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上也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