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急挫 國內化工品弱勢延續
2010-5-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原油 化工品
進入五月份,國際原油價格自高點大幅下挫,受此拖累,國內化工品期貨延續前期弱勢。
歐洲債務危機是引發此次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歐洲和美國股市以及全球商品市場短期下跌風險劇增,投資者買入美元避險,導致美元指數大幅走強。上周美元指數累積漲幅達到3.00%,為2009年歐美經濟開始恢復以來的最大周漲幅。在歐元區援助計劃即將出臺之際,美元指數并未回落,顯示市場信心難以在短期內完全恢復。美元中期強勢格局已經形成,后期將對以美元計價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形成壓制。
受庫存高企影響,在市場恐慌性下跌的情況下,商品基金紛紛拋售近月原油期貨合約、買入遠月合約。展期交易導致NYMEX國際原油6月合約較7月合約每桶貼水從上周的2美元擴大到3美元之上,周二已經達到3.72美元,為自2月4日以來近月合約較次月合約最大貼水幅度。目前,原油隔月價差已經遠遠偏離市場正常水平,且呈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在NYMEX原油期貨合約交割地庫欣,原油庫存已經創下紀錄新高,后期預計將進一步增加,因煉廠產能利用率可能出現小幅下滑。
雖然市場預期國內強勁的需求將給能源及化工品帶來支撐,不過流動性持續收緊卻令市場價格重心逐漸下移。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自去年11月份達到29.64%的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之后穩步回落,連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之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7.00%,接近歷史最高水平。11日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物價繼續上漲,通脹壓力逐步加大,CPI遠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預計后期流動性收緊的力度還會加大,無論央行近期是否加息,化工品弱勢恐怕都難以避免。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