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89.77美元;5月25日,67.15美元——NYMEX原油期貨主力7月合約跌去25%,僅僅用了15個交易日。
然而,高盛公司商品研究部門主管Jeffry Currie對油價的預估,從年初的100美元下調至5月中旬的65美元,卻足足用了5個月。
在2008年之前高盛一路唱多,直到油價創造史無前例的147美元天價,一戰而徹底奠定在原油領域長久以來就具有的權威性。
然而,伴隨著歐元主權債務危機升級、美元連續刷新年內新高、高盛“欺詐門”等基本面影響,這輪油價疾速下跌的背后,高盛——全球原油市場的最強看漲機構,正面臨著丟失原油定價話語權的隱患。
高盛滑鐵盧
高盛這個全球最大的原油多頭,正遭遇“滑鐵盧”?種種跡象表明,的確如此。
年初,Jeffry Currie為看漲原油價格而吶喊著:“隨著需求復蘇,原油供應短缺將推動油價在2010年和2011年走高,2011年油價必將站在100美元上方。”
5個月后,這不再是一次簡單的預判失誤,而是一場災難。
4月16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高盛涉嫌欺詐影響,NYMEX原油期貨價格大跌近3%,為10周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16日的大跌非同小可。”一位華爾街的對沖基金經理透露,“高盛欺詐案讓眾多高盛看漲原油的投資機構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欺詐者。”
投資者的顧慮,延續到今天。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原油期貨每周持倉報告顯示,截止到5月18日當周,總持倉量從5月初下降了超過17萬口(1口等于1000桶),基金與商業多頭分別下降了1.8萬、10萬口左右;基于4月底看漲原油而進行套保的頭寸也下降了3.2萬口。這表明,曾經跟隨高盛看漲原油的部分投資機構與套保商開始從原油期貨撤出資金。
對沖基金看到了“落井下石”的機會。
真正參與做空原油的對沖基金,主要是管理期貨型對沖基金或事件驅動型對沖基金,有些激進的對沖基金將沽空原油期貨的資金量提高至基金資產的40%-50%,加之投資銀行提供的4-5倍高杠桿融資,其沽空原油的規模高達基金資產的2.5倍。多數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也聞風而動,基本會將10%-15%基金資產參與沽空原油期貨,推波助瀾。
“但真正激發對沖基金沽空浪潮的,是業內傳聞高盛看漲原油的資金頭寸出現了麻煩。”前述華爾街沖基金經理指出。
外電引述了美國能源研究機構Schork GroupInc。總裁肖克的話說,高盛被指控,意味著高盛需要留存一定現金應對SEC處罰,將大量平倉原油多頭合約。“這無疑是導火索,接下來就是對沖基金大舉沽空原油期貨,5月初的景象是我們以前都不敢想象的——對沖基金在向高盛搏殺原油期貨的定價權。”
對沖基金沽空原油的最高峰是在5月初,正值美國國會參議院下屬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就高盛“欺詐門”召開聽證會前后。對沖基金豪賭的,就是高盛必須了結部分原油多頭合約套現資金應對欺詐案賠款,以及眾多高盛“追隨者們”對看漲原油的遲疑。
其實,對沖基金的操作油價的手段很簡單,就是通過大舉投機買漲美元,壓低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僅5月7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芝加哥國際貨幣市場(IMM)外匯投機客5月4日當周增持美元多頭倉位達到1999年歐元問世以來最高,為233億美元,較前周猛增70.6億美元。同期的NYMEX原油主力7月合約從開盤86.09美元/桶驟降至74.59美元/桶,用一周時間走完了這輪下跌的大部分歷程。截至5月26日下午4點,NYMEX主力7月合約價格徘徊在70.27美元/桶。
“最近和一些同行溝通,發現一些膽大的對沖基金經理將原油期價看跌至60美元一線,最低都看跌至55美元。”美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慕容投資總經理趙眾透露。
對沖基金的“落井下石”,讓高盛看漲原油的標志型金融衍生品——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S&PGSCI)“四面楚歌”。由于該指數高達近70%權重投向以原油期貨為主的大宗能源商品。過去一個月,掛鉤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的各類商品指數基金凈值跌幅均超過11.56%,位列全球跌幅最多基金前列。
“這意味著大量投資資金將可能撤出虧損嚴重的高盛商品指數基金,產生惡性循環,資金出逃得越多,商品指數基金不得不賣掉大量原油多頭頭寸應對贖回,原油期貨價格跌得越多。”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分析說。但這也正是沽空原油期貨的對沖基金們夢寐以求的——他們需要更多的“合作者”,一起狙擊高盛這位看漲原油的最大機構。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最新數據表明,美國原油期貨合約交割地庫欣的原油庫存在截至5月14日該周增加90萬桶至創紀錄的3790萬桶,讓各路投資者逃離高盛商品指數,有了更足的動力。
遙想2007年原油沖高147.27美元時,掛鉤高盛商品指數的各種基金一度吸進600億美元,讓前者成為全球資金跟蹤量最大的商品期貨指數之一,才有現今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跟隨的龐大規模。
這份昔日的光環,如今隨著原油疾速下跌而開始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