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資訊 >> 橡膠 >> 市場行情 >> 正文
天然橡膠承壓下行 六月走勢仍不樂觀
2010-5-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天然橡膠 輪胎 原油
   一、市場回顧
  2010年4月中旬以來,天然橡膠市場整體經歷了一輪幅度較大的回調。滬膠期貨4月15日起自高位連續回落,價格從25900元/噸附近下行,陸續跌破各整數關口,特別是5月14日,滬膠放量增倉重挫,突破了2月上旬前期低點22000元附近的支撐,進一步打開了下跌的空間,市場信心受到較大的震動,17日滬膠最低曾下探至20890元/噸,在四周左右的時間里跌幅超過了19%,但5月份的最后一周,在國內股市的企穩反彈、期現價差過大及外圍市場強勁反彈等因素刺激下,投機資金積極入市,推動滬膠強勢上行,陸續突破5日、10日和20日均線,走出了連續反彈的行情。總體上看,造成天然橡膠市場前期表現如此弱勢的原因,除了其自身偏弱的基本面外,外圍市場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引發的美元走高、商品市場暴跌也是使得橡膠價格不斷走低的重要刺激性因素,而最近的反彈則得益于部分短期利多因素的支撐,而國際市場商品市場整體自低位稍有企穩也帶來了上漲的動力。
  二、基本面分析
  1.割膠旺季來臨致使供應快速增加

  全球天然橡膠的供應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根據占全球供應量94%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提供的統計報告,每年的3、4月份是天然橡膠產量最低的時期。在其5月月報中,ANRPC預計來自會員的天然橡膠供應量在2010年將增長6.2%至936.9萬噸,而自2007年起的三年里這一數字分別為0.2%、0.0%和-3.6%。如果把全球最主要的五個產膠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的各月天然橡膠產量之和加以考察,可以發現,2008年3、4月份上述五國的總產量分別是58.4萬噸、60.7萬噸,接下來的5至10月份各月產量在64.1-79.2萬噸之間,2009年3、4月份產量為42.8萬噸、50.2萬噸,5至10月份在56.2-75.6萬噸之間。這些數據明顯地預示,在進入5月份之后,全球天然橡膠的供應量將出現較大程度的增加。
  以下是各國年度產量及增長率的圖示,需要說明的是,各國的數據均來自于其政府相關部門的預測,這其中不包括泰國的數據,我們假定泰國2010年的增長率與去年的增長率持平,為2.4%,所以2010年其產量為324.0萬噸。
  2010年以來,除中國以外,ANRPC各成員國天然橡膠供應量同比均有所增加,雖然增長幅度各不相同。泰國2010年1-3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84.8萬噸,較2008年同期(68.1萬噸)大增24.5%;印尼2010年1-2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41.4萬噸,較2008年同期(38.9萬噸)增加6.4%;馬來西亞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33.25萬噸,較2008年同期(24.33萬噸)大增36.7%,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24.6萬噸,同比增加10.2%;印度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26.05萬噸,較2008年同期(124.0萬噸)增加8.5%,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17.7萬噸,同比增加12.0%,越南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11.13萬噸,較2008年同期(8.94萬噸)增加24.5%,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17.28萬噸,同比減少6.6%,中國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6.24萬噸,與2008年同期(6.23萬噸)相比增加了0.2%,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22.9萬噸,同比增加3.2%,斯里蘭卡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5.68萬噸,較2008年同期4.94萬噸)增加15.0%,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4.35萬噸,同比增加45.5%,柬埔寨2010年1-4月份天然橡膠產量為1.13萬噸,較2008年同期(0.82萬噸)增加37.8%,5到7月份預計總產量1.10萬噸,同比增加57.1%。
  2.2010年以來ANRPC天然橡膠需求加速
  在ANRPC中,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三國的天然橡膠消費量是最大的,這三個國家的需求量之和占全球天然橡膠總需求量的45%左右。2010年的前四個月,這三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量和消費量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10年1至4月份,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三國天然橡膠消費量按年率計算分別同比增加了25.5%、11.7%、13.6%。
  中國大約占據了全球天然橡膠總需求的32%,前四個月中國天然橡膠和復合膠的進口量按年率計算分別增加了17.3%和42.7%。預計中國2010年天然橡膠的總消費量將增加10.2%,達到335萬噸。
  馬來西亞前四個月天然橡膠的進口量按年率計算激增了30.4%,約為25.3萬噸,而去年這一數字為19.4萬。
  3.我國天然橡膠產量及進出口
  每年的1 到3 月份是我國天然橡膠產量的低谷,進入4 月份之后,產量將迅速增加,根據最新的預測,5、6、7 月份我國天然橡膠的總產量分別為6.7 萬噸、8.0 萬噸和8.2 萬噸,兩個月的總產量比去年多出7000 噸左右。
  進口方面,中國海關總署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4月中國天然橡膠進口量為14萬噸,同比減少22%,環比減少26.32%,1-4月,中國累計進口天然橡膠63萬噸,同比增加13.1%。造成4月份進口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4月份東南亞當地現貨價格整體較高,國內現貨價格相對處于低位,所以當月國內天然橡膠市場以消耗庫存為主。其后,隨著膠價的暴跌,國外主產區價格不斷走低,這使得此前進口的障礙消失,國內較大的輪胎企業多逢低購買外盤現貨,并積累了一定的庫存。另一方面,國內青島保稅區庫存一直消化緩慢,多數時間維持在10萬噸左右,但5月末,隨著膠價出現一定的反彈,當地庫存消化速度加快。
  庫存方面,5 月份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庫存繼續下降。截止5 月28 日,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量和注冊倉單量分別為20390 噸和10335 噸,已經逼近了2008 年5 月份的低點,如此低的庫存將為滬膠價格的反彈提供動力。未來的6、7 月份,由于國內產量迅速增加,可能將導致進口量環比有所減少,預計6、7 月份我國天然橡膠的產量分別為8.0萬噸、8.2萬噸,進口量分別為13.5萬噸、13.0萬噸,消費量分別為28.0萬噸、28.0萬噸,而去年這兩個月的消費量為27.5萬噸、26.0萬噸。
  4.國內外汽車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增長勢頭減緩 庫存壓力漸增

  國內外需求在接下來將難有大的突破,全球汽車及輪胎業雖然逐漸復蘇,但各地區復蘇勢頭并不一致,其持續性亦尚存疑。總的來看,下游部分地區消費能力的萎縮減少了對上游原料的需求。中國汽車產銷快速增長勢頭出現減緩,而庫存壓力正逐漸顯現。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6.35萬輛和155.52萬輛,同比增長34.61%和34.37%,環比下降9.85%和10.37%,總體延續了良好的發展形勢。4月份的產銷數據中,小排量乘用車銷量的繼3月份之后再次下滑,這可能與購置稅優惠力度減弱有關系。另一方面,國內汽車庫存壓力正逐漸顯現。據統計,4月全國汽車廠商庫存為54.75萬輛,比3月底增加了1.81萬輛。但如果算上流通和終端的庫存量,整個行業的庫存將可能超過200萬輛。近四成經銷商表示目前庫存偏多,超過半數的經銷商認為二季度庫存將比一季度有所增加。5月全國車市成交量可能將環比繼續下滑,目前一些地方車市出現了大面積降價促銷潮,這些跡象表明國內車市有可能將迎來價格拐點,銷量也將自此前的快速增長轉為緩慢增加。
  歐美等汽車市場:復蘇不均令消費受到抑制
  受益于美國經濟復蘇和各車企在3 月推出的消費刺激措施的后續效應,美國4 月份汽車銷量為98.2 萬輛,經季節調整后的銷售年率為1150 萬輛左右,今年以來僅低于3 月份的1170 萬輛,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930萬輛,同比增長接近20%,但銷售年率預計仍將遠低于經濟衰退前1600萬輛的年銷售水平。
  隨著歐洲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其汽車市場的表現遠不如預期,4月份歐盟新車注冊量十個月來首次下降,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四月份歐盟新車注冊量為113.47萬輛,同比下降7.4%,為十個月來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歐洲各國政府的扶持計劃逐步退出。可以預期,歐洲汽車市場的這種低迷勢頭很可能將延續,未來幾個月里仍以尋找新的支撐點為主。
   三、國內現貨市場
  5月份國內天然橡膠現貨市場上,國產標一價格走勢與滬膠基本一致,但其下跌幅度遠較滬膠小。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滬膠在現貨價格之下運行,價差多數維持在1200-2000元/噸之間,極端時一度拉大至2160元/噸。如此大的價差有待調整,5月末的最后一周,隨著滬膠的反彈,現貨價格跟隨其小幅走高,價差逐漸縮小至每噸千元以內,目前約為800元/噸。
  四、外圍市場狀況
  1.國際原油市場

  國際原油期貨對天然橡膠價格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但在進入2010年之后,原油與滬膠期貨的相關性有所降低,目前其相關系數在0.834左右,這是由于天然橡膠自身基本面的信息在決定市場方面的影響力逐漸加大,而來自原油市場的影響則稍有降低。
  雖然歐盟和IMF推出了7500億歐元的穩定計劃,但市場的擔憂情緒仍然嚴重,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8個月低點,市場對歐元區問題的擔憂拖累歐美股市大跌、原油重挫。國際原油市場在5月份一路暴跌,自86美元上方最低曾至67美元附近,跌幅一度接近23%,原油市場的弱勢給天然橡膠市場蒙上了厚重的陰影。5月26日至27日,原油自低位有所反彈,美國4月份耐用品訂單增幅高于預期、中國表達對歐洲債券的信心減輕了外界對歐債危機惡化疑慮等利好因素刺激紐約原油在兩日內飆漲近8%,帶動了當日橡膠的走高。
  2.產膠國匯率變動的影響
  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主要天然橡膠出口國的貨幣相對于美元的升值會對天然橡膠的價格構成上漲動力,因當地貿易商會提高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以保證最夠的盈利,反之,當地貨幣的貶值會對膠價形成一定的打壓。下表給出了自2010年4月30日至5月27日泰銖、印尼盾、馬來西亞令吉對美元匯率的變動情況,對膠價也帶來了一定支撐。
  五、后市展望
  2010年4月中旬以來,天然橡膠市場整體經歷了一輪幅度較大的回調。滬膠期貨4月15日起自高位回落,5月 17日最低曾下探至20890元/噸,在四周左右的時間里跌幅超過了19%,但5月份的最后一周,國內股市的企穩反彈、期現價差過大及外圍市場強勁反彈等因素推動滬膠強勢上行,陸續突破5日、10日和20日均線,走出了連續反彈的行情。總體上看,造成天然橡膠市場5月中旬之前暴跌的原因,除了其自身基本面弱勢之外,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引發的美元走高、商品市場暴跌也是重要刺激性因素,而5月下旬的反彈則得益于部分短期利多因素的支撐,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整體自低位稍有企穩也帶來了上漲的動力。
  未來一段時間天然橡膠市場關注的焦點,除了繼續緊密跟蹤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進展之外,國內外車市整體的表現、東南亞產量的實際生產情況、國內宏觀政策動向等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陰影仍然籠罩市場,但美元短線回調給商品市場一定喘息之機,未來危機的進展情況仍會極大地影響商品市場的走向。國內外產量的持續增加給橡膠市場帶來利空打壓,各主要地區汽車市場給天然橡膠市場的支撐作用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減弱。從期現價差和庫存情況看,滬膠前期大跌、與現貨越拉越大的價差有待縮小,而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處于如此低位增加了滬膠反彈的機會。總體上看,滬膠近期存在一定的短期支撐和利多刺激,但整體供需基本面偏弱的態勢沒有根本性的改觀,未來一個月內,天然橡膠供應的季節性增加、國內車市消費降溫及國外特別是歐洲車市可能繼續表現低迷、輪胎企業庫存增加及銷量放緩等利空因素將繼續存在,天然橡膠市場反彈的力度仍受到很大的限制,中期來看依然承受較大壓力。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
查看評論】【 】【打印】【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汉源县| 临朐县| 南康市| 鄂州市| 阿城市| 盐源县| 江孜县| 峨眉山市| 霸州市| 长汀县| 泸水县| 北宁市| 吴旗县| 商河县| 曲周县| 宁化县| 济南市| 鄂州市| 吴旗县| 吉安市| 定州市| 九江县| 邻水| 竹溪县| 锡林浩特市| 革吉县| 陆良县| 夏河县| 通河县| 彭阳县| 平利县| 青河县| 通海县| 即墨市| 鲜城| 丹凤县| 卫辉市| 庆云县| 孝义市| 紫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