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化行業正在進行重大的結構調整。在市場成熟地區,約有200萬噸/年的乙烯和對二甲苯產能已被關閉或正在關閉。預計需求疲軟和債務杠桿的作用將使重組進一步加劇。'埃克森美孚化工高級副總裁萬盛南前不久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經濟衰退是25年來最為嚴重的,石化行業要經歷一段較長時期的需求下滑過程。盡管對市場復蘇持謹慎樂觀態度,但埃克森美孚相信,石化行業會緊跟GDP的復蘇步伐,未來繼續強勁增長。
行業復蘇不會齊步走
埃克森美孚化工預計,石化行業的復蘇不會以全球統一的方式進行,不同產品及地區的情況各有不同。例如消費品和軟包裝行業受經濟衰退的影響較小,而汽車和建筑業等工業應用領域受到的影響相對大得多,因而復蘇速度較慢。從地區來看,亞洲市場將率先復蘇,西歐則將滯后。目前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復蘇,如通貨膨脹、高失業率以及信貸和股票市場變化等。
萬盛南同時指出,行業還面臨阻礙全球石化貿易的政策挑戰。由于經濟衰退影響了全球石化貿易,行業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貿易壁壘,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同樣也會對被保護的經濟體造成負面影響。
'盡管面臨上述挑戰,但從長期看石化行業前景光明,因為化工產品對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萬盛南表示,化工產品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如食品保鮮、建筑節能、及汽車輕量化、提高能效等,他相信石化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然而目前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現代化工產品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正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幫助他們安居樂業、健康生活。萬盛南表示,石化行業今后能夠提供更先進的產品和工藝,確保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以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需求增速高于GDP兩個點
最近埃克森美孚化工針對重要石化產品特別是聚烯烴和對二甲苯進行了需求預測。該公司通過分析72個國家和96個領域以往對這些產品的消耗量,并根據未來10年這些國家和領域的經濟發展前景,得出預測結論:未來石化產品需求增長將高于GDP增速2個百分點。
萬盛南分析,石化行業增速高于GDP增速是因為石化產品以其優異性能不斷代替人們過去大量使用的材料,如用聚酯替代棉花和羊毛、塑料替代車用玻璃、金屬和紙。對于亞洲市場,他預計從現在起到2015年,全球石化產品需求增長中有60%將來自亞洲,亞洲需求增長的一半來自中國。
創新帶來3萬億美元市場
上述增長預期顯示出化工產品向終端市場滲透存在巨大商機。萬盛南認為,為了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化工產品需求,石化行業必須不斷投資于技術創新。100多年來,化工行業中的佼佼者始終追求創新,創新讓石化行業用更加低成本的原料,以更高效、更清潔的生產工藝推出革命性產品,并創造了每年3萬億美元的全球化工市場,制造業中96%的產品與石化產品密切相關。
萬盛南指出,石化行業今后將通過使用新技術開拓經濟性原料來源,提高能效并減少排放。他認為,目前占全球能源比重不足1%的生物原料和產品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歷史經驗表明,像其他替代能源一樣,新技術從開發、規模利用到市場推廣需要數十年時間。而且,這些新技術只有在不依賴補貼也具有經濟性時,才能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在發展替代能源和原料的同時,應繼續投資于以石油化工為基礎的技術創新并擴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