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必須有一個好的導師,需要一個引路人,當年帶領我步入多姿多彩涂料世界的,正是我的老師仇啟明。
——黃達昌
“不管從事什么行業,責任心是必不可少的。”黃達昌說,當初他從教育事業轉行從事涂料行業,但這兩個行業互不關聯。
1987年從江門教育學院外語系畢業的黃達昌,被分配去了新會棠下中學當英語老師。
他的教學教得有聲有色,深得學生愛戴。
6年后,黃達昌離開時,許多同學都哭了,黃達昌不得不返回學校,學生們經過他的安撫后情緒才漸漸穩定。
找空間發展民族品牌
“之所以進軍涂料行業,當時有兩個‘空間’,一個是行業發展的空間,一個是品牌發展的空間。當時看到民用涂料空間巨大,尤其是綠色環保涂料更是前景無限,當時民族品牌少之又少,我就下定決心,打響民族品牌。”黃達昌說。
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涂料市場重新洗牌,外資、合資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大量介入使涂料行業一改過去局部壟斷的市場格局,代之而起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
一方面,外資企業在資本、技術、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強于國內企業,因此,大中城市等高檔涂料市場逐漸被外企擠占。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規模較小,真正能夠叫得響的品牌寥寥無幾。
1998年,他在老師仇啟明的公司中獲益匪淺、羽翼豐滿的黃達昌開創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新會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
走單一品牌路線
起初,千色花遷至新會前曾設在順德。
順德是涂料市場成行成市的地方,1998年,當地已經有300多家涂料生產廠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企業紛紛創立自己的品牌。為了分散風險,大多數企業采用了多品牌戰略,即一家企業注冊不同的商標。千色花則不同,成立之初就堅定地走單一品牌道路。
千色花的成功離不開黃達昌對品牌戰略的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執著追求。
黃達昌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要做強做大,只有腳踏實地繼續創業,在奮進中求生存,在奮進中求發展。要想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在產品質量保證的基礎上,走品牌戰略的道路。
2003年1月,“千色花”商標被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當時獲此殊榮的同行企業全省只有4家,江門僅此一家,之后,千色花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本報記者趙可義)
足球文化 鑄就團隊精神
黃達昌與足球結下不解之緣,對于足球近乎癡迷。不論多忙,他每周至少踢一次球。
他在千色花專門成立了一支足球隊,經常組織員工們踢球,并親自擔任前鋒。
為了發展新會的足球事業,自2003年8月起,黃達昌接管了會城凌東球場,并投入巨額資金,把一座舊球場改造成了新會無人不曉、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型球場。
他敞開大門歡迎市民,只象征性地收取部分維護費。
黃達昌積極帶領球隊與社會各組織進行友誼賽。新近結束的珠超聯賽,江門千色花足球隊獲得第四名的佳績。
足球,不僅將千色花員工的心,也將千色花與新會百姓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在這樣的精神支撐下,短短幾年間,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涂料小廠,迅速、穩健地發展成為我國涂料行業中產品檔次最高的企業之一。
企業營銷網絡遍布全國,產品結構從木器漆到乳膠漆共20多個系列600多個品種,年銷量過萬噸,千色花成為江門市涂料行業的一面旗幟。
黃達昌簡歷
1987年 江門教育學院外語系畢業;
1987年 新會棠下中學任教;
1993年 進入順德聯邦化工,歷任銷售部經理等;
1998年至今 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