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分析表明漏油未污染附近水源
據介紹,此次事件共跑油240噸左右,已回收220噸左右。泄漏的原油覆蓋面積約10畝地(包括一段道路、一段排水溝)。
據在現場處理事故的九龍鎮有關負責人介紹,接泄漏報告后,膠州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調相關部門單位緊急處置。
管道破裂后,有關部門在周圍路口安排警力設置路卡,禁止車輛人員通行,機關干部分組包企包路段通知周邊企業,保證正常秩序和現場安全。同時,組織人員采取沙石堵截、挖渠疏通引流、挖儲油坑、鋪防滲膜等方式,盡力縮小泄漏石油擴散范圍,并配合中石化有關單位組織調集10余輛大小油罐車抽取泄漏原油。
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濰坊處處長靳春義介紹,多數漏油集中在青島元平工貿公司院內,四周有圍墻,原油未往外蔓延,已基本回收。院內的地面基本是水泥硬化地面,漏油下滲不太深,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少數油流到旁邊的一條干溝和一家耐火材料廠的地溝內。此干溝距通往膠州灣的洋河尚有3公里,濰坊處組織人員迅速在干溝內筑了兩道壩,有效阻止了漏油往上下游擴散。下一步,打算將干溝內的污泥清理出來,摻上粘土作制磚原料。
5月4日上午,濰坊處將與膠州市環保部門一道商議進一步的善后措施。
膠州市環保部門現場取樣和化驗分析結果初步表明,漏油未對附近水源造成污染。
城市化進程提速,加大管道保護難度
《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規定,禁止“在管道中心線兩側或者管道設施場區外各50米范圍內,爆破、開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構筑物工程”。
靳春義介紹,過去石油天然氣管道大多鋪設在遠離城鎮的荒郊野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農民紛紛在管道沿線蓋房,城鎮擴建后距管道也越來越近。不少地段的管線甚至被包圍在鎮、村內,有的大型建筑如寫字樓、商場,就蓋在管線旁邊,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他說,地方安檢部門和油區管理部門在監管中往往力不從心,執行難度越來越大。此外,雖然經過近年來的嚴厲打擊,管道沿線的盜油現象收斂了很多,但依然存在。
“我們呼吁盡快出臺相關保護法,將石油天然氣運輸管理納入法制軌道。”靳春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