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7日,第三屆國際化工新材料(成都)論壇將在成都舉行。期間,科技部國家高性能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將正式揭牌。該基地以新津縣為主體,將用3年時間建成重點發展關鍵性、基礎性、資源優勢性高纖復材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無獨有偶,成都市年初發布13個市級產業功能區規劃,新津被列為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國家級基地和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兩者相得益彰。有關人士表示,憑借多年的產業發展積淀,成都正瞄準國際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邁向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
建西部第一的新材料核心基地
“國字號”產業化基地和新材料功能區落戶新津絕非偶然。據了解,新津縣新材料產業基礎雄厚,相關產業初具規模。天威四川硅業公司3000噸/年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昊成科技環保材料及催化劑項目即將全面開工;成都牧山玻璃鋼公司擬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投資高性能增強復合材料項目……現有的產業基礎為后續關聯產業項目落戶創造了諸多便利條件。
新津與天津大學合作設立了新材料產品研發開發中心;中藍晨光化工研究院在產業功能區內設有新材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它們將為產業聚集和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
新津縣委書記孫建軍表示,新津將快速形成全省乃至西南地區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將依托現有新材料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硅材料、高復纖維、合成樹脂(塑料)、稀土材料,促進新材料產業縱向延伸及橫向聚集發展,建設“西部第一、國內一流”的成都新材料產業發展核心基地。
將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
學術界和工程界一致認為,21世紀是復合材料的時代。
復合材料曾經只應用在航空、航天等行業上,而現在橋梁、建筑物、高速交通工具、機電、高速公路和鐵路等地面建設中也大量使用,世界上各先進國家都將復合材料,特別是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列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技術。
無疑,這是新材料產業的高端領域。
去年底,市科技局牽頭,以新津縣為主,向科技部申報國家高性能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今年1月,科技部下發文件,將這一“國字號”基地稱號授予成都。
按照規劃,高纖復材是成都市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發展重點包括新津工業發展區、青白江工業發展區、彭州塑膠科技產業園等等。新津將重點發展聚酯(PBT、PTT)和硅材料。這里有中藍晨光化工研究院1000噸/年芳綸Ⅱ纖維、芳綸Ⅲ纖維項目。川化控股、成達公司50萬噸/年聚酯(PET)、4萬噸/年聚酯(PBT)、4萬噸/年聚酯(PTT)、27萬噸/年聚酰胺(尼龍)項目等。
據介紹,目前新津制定了支持新材料產業的重大科技專項地方優惠政策。對高纖復材產業現有重點企業、重大技改項目和關鍵零部件技改項目,將在現有流動資金、技改貸款貼心政策基礎上,提高貼息比例、延長貼息年限;支持符合條件的高纖復材企業進行債券融資和上市融資,對成功融資和再融資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等。
在即將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化工新材料(成都)論壇上,新津與四川大學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川大合作,共建成都市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主要從事新材料共性關鍵技術科技攻關,包括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科技信息交流等。預計該研究院今年10月動工,3年建成。通過搭建新產業研究院這一公共技術平臺,聚集人才、項目、資金等科技創新要素,進一步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