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頻發 化工安全需要技術共享
2010-5-7 來源:中國化工報
關鍵詞:化工安全 PVC聚合釜 氯堿化工 反應釜
確保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對建設和諧社會意義重大。由于各地、各企業的發展水平和人員素質差異較大,化工行業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仍十分嚴峻。要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筆者認為,除了加強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和嚴格安全責任問責制度外,建立國家級化工安全技術共享數據庫很有必要。
以上海化工企業為例,由于沒有很好地實現化工安全技術共享,由一些小技術問題引發的事故令人觸目驚心。例如原上海天原化工廠和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均生產PVC樹脂,但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規定:PVC聚合釜底部放料閥開閥門前必須先人工開鎖,多年來從未在此處出過事故;而原上海天原化工廠則沒有此項規定,結果開錯放料閥的事故頻發,最終造成多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又如2009年在上海浦東某化工廠發生了一起反應釜人工加料時化學品燃燒致2名工人嚴重燒傷的事故,究其原因是反應釜沒有導靜電的接地線,加料過程中產生靜電累積,造成加入的化學品燃燒。而同類的上海青浦某化工廠,因有導靜電的接地線,盡管生產歷史遠比浦東那家化工廠長,但從未發生過同類事故。
從以上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只需很小的技術改造或規定,就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但由于企業的發展水平不一,有些企業的相關技術跟不上。筆者認為,如果建立化工安全生產技術共享數據庫,將所有與化工生產安全有關的從設計、設施、生產安全經驗、事故預防對策、安全制度等各方面的內容,盡可能全面地納入國家級化工安全技術共享數據庫,并實現全國資源共享,指導企業根據產品工藝配套安全設施和規章制度,將大大減少國內化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盡管目前我國化工企業對技術秘密的掌握和控制比較嚴格,但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可以在法制允許的條件下,通過購買或強制手段對事關民眾和社會重大安全的安全技術實現全國共享。即使沒有條件這樣做,只要國家有相關部門牽頭,對目前已見諸各種文獻的先進安全技術及裝備、安全事故分析和處理對策進行收集匯總,納入國家級化工安全技術共享數據庫,加上有經驗的業內人士的鼎立支持,就會對預防和減少化工行業的安全事故發揮重要的作用。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