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機遇?
唐: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適時提出了推動科學發展,做大做強七大支柱產業和七大優勢特色產業,優先發展北部灣經濟區,要求到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0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6200元,比2000年翻1.5番以上。這對科技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目前,有色金屬、汽車、食品、冶金、石化等被列為廣西支柱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在《廣西科學發展科技三年計劃》中,明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創新要素向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和企業集聚,提高科技投入和產出的效果、效率,實現重點產業共性、關鍵和核心技術的突破,支撐引領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支柱產業、優勢特色產業等重點領域新建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和創新基地。在《廣西創新計劃(2008-2010年)》中,將汽車與裝備產業列入五大科技工程之一。
我們研究所適應形勢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申請組建“廣西汽車用改性塑料工程重點實驗室”,以研發高性能汽車用改性塑料及技術工程化為主要研究方向,以研制高抗沖高耐熱型PP改性材料、汽車用天然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及利用共混改性技術研制改性塑料合金等為主要研究內容。將建成研發改性塑料領域共性及關鍵技術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我們計劃依靠柳州這個廣西汽車制造業基地的地緣優勢,引進戰略投資伙伴,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汽車用改性塑料項目。
按“產”、“學”、“研”的發展模式,解決我們行業及領域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為廣西千億元產業升級提供科技支撐。
多功能黑白包裝膜可用于包裝飲料、醬油、米醋、豆奶、消毒牛奶等。
研究所中長期發展規劃?
唐:塑料改性成為塑料工業持續發展的新式發動機,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是人類社會生產和消費領域的一種趨勢。利用我所申請組建廣西汽車用改性塑料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平臺,每年可得到自治區科技廳專項培育資金扶持,通過逐步購置和完善各種檢測儀器和加工設備,同時不斷引進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將不斷增強我們在改性塑料方面的研發能力和加工生產能力。
同時,繼續做強做大原有的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如“五層共擠高阻隔多功能復合包裝膜”、“液體食品黑白包裝膜”、“建筑模板用節能型PP改性材料”、“硬質聚氨酯泡沫輥輪”等。
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唐:我所在發展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有:與實力雄厚的生產企業相比,我們在開拓市場方面能力欠缺,生產管理經驗不足。
我們要繼續努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凝聚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積極參與國家、自治區級高層次科研項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廣西區政府加大對科研院所扶持力度、產業化項目的帶動下,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使我所的產業化做大做強,力爭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把廣西塑料研究所努力打造成為區域性的先導型科技企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