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公關重點應由政府轉向公眾
2010-6-1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石油 化工企業
盛大的“2010年公眾開放日”活動開幕式上,全場年紀最大的曾建輝先生并沒有在前排印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就坐,而是站在會場的最后、靜靜地欣賞整個活動的進行。曾先生是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有限公司(簡稱:AICM)資深責任關懷顧問,公眾開放日活動是“責任關懷”項目(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企業實現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環境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他的這一舉動,猶如一位廚師端上豐盛的菜肴之后、退到一邊觀看別人品嘗。
參加活動的,有生機勃勃的在校小學生,也有血氣方剛的政商要員,而曾建輝是在退休以后被聘于現職,不僅年紀最大,在責任關懷方面也是資歷最深的:他進入化工行業已達38年,此前擔任行業巨擘陶氏化工責任關懷相關職務多年。值得一提的是,他本可以在加拿大過著舒適的退休生活,但他卻跑到中國來推行以中國人的幸福為核心的“責任關懷”,因而被他的中國同事起了一個綽號——新時代“白求恩”。
問:聽說AICM推行“責任關懷”已經20多年了,但現在知道的人還是不多。進展如此之慢,您卻還放棄了加拿大舒適的退休生活,跑到中國來繼續推行,動力何在?
曾建輝:化工行業一直在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可以說,世界上每個人每天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化工產品。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化工行業仍然是僅次于煙草行業的、最不受歡迎的行業,人們一提到化工行業,想起的往往是資源浪費、污染、危險等負面詞匯。我作為一位化工行業人士,有責任告訴公眾一個完整的化工行業畫面;同時,更有責任通過“責任關懷”推動化工企業不斷地向安全、健康、環保、節能等方向邁進,從而推動這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以前,我通過企業做這個工作,現在,我退休了,我希望通過一個更好的平臺AICM來做這個工作。AICM有將近40個會員企業,這些企業都是化工行業中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對責任關懷都有很高的認同感,并且做出了持續改進的承諾。所以,我相信,在這里我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問:就您分析,“責任關懷”進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曾建輝:當然,首先跟“責任關懷”這個名稱不好理解、不易推廣有關,但這個名稱是20多年前就定下來的,我們不能再改了。也跟我們的工作不夠到位有關。
但更重要的還是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環境和理念有所不同。在發展中國家,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可能都不太重視可持續發展。發達國家在幾十年前可能也是這種情況,但現在我們是有前車之鑒了,所以還是要努力去做。
有些地方甚至可能都沒有這個意識,比如說,一些國家對生命居然“明碼標價”,死亡賠償多少、殘疾賠償多少,城里人值多少錢、鄉下人值多少錢。這樣,你在推行責任關懷,強調安全,但卻有可能有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錢上學而找機會在生產過程中死掉。實際上,生命是平等的、無價的,不管他是什么人,背后都有家庭等等社會關系。
還有,像中國的“槍打出頭鳥”文化也不利于推廣責任關懷理念。比如,我給企業講課,很少有人向我提問題,后來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有問題的人怕同事或者上級諷刺乃至批評。
但不管多難,都還要努力去做。
問:您在AICM負責責任關懷,需要處理跟會員(企業)、其他協會、政府以及普通民眾之間的關系,這幾對關系中,哪個關系是最重要的?
曾建輝:你說的很對,像今天的公眾開放日,我們就是打造了一個平臺,讓企業、協會(園區)、政府和民眾同時交流。有了相互了解,很多問題就更容易解決。
由于政府部門擁有市場準入、市場監督等等方面的權力,所以,企業一直都很重視處理跟政府間的關系。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處理好與民眾的關系。是他們給予企業在此開廠的權力,工廠占用的是他們的土地,影響的是他們空氣,如果他們這一關通不過,企業是很難生存發展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政府代表了民眾意愿,只要搞定政府,也就搞定了民眾。但實際上,某些政府官員和部門的不作為正在被民眾重視,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也在擴大;另一方面,政府也越來越重視民眾的呼聲,民間的意見往往可以倒逼政策法規的誕生、修改乃至廢除。
因此,那些過度重視政府公關的化工企業,應該將公關重點轉向普通民眾了。
問:要讓公眾真正了解、從而信任化工企業,很重要的就是責任關懷所要求的“信息透明”。但不管如何做,個人和大企業之間,普通人和高端復雜的技術之間,還是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如何解決?
曾建輝:公眾往往會看到有黑乎乎的東西運進了化工廠,然后化工廠里冒起了黑煙,但他們不知道這里面的過程和相關知識,所以整個化工廠對于他們來說像個“黑箱子”。而“公眾開放日”就是打開“黑箱子”的開始。
就我的了解,有個企業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們把工廠的鑰匙發給附近的居民,讓居民發現疑問可以隨時到廠區了解(只是進廠后需要注意相關安全)。我想,這些都是好的開端。
至于信息不對稱,個人可以調動協會、獨立機構和專家、政府等等力量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信息。同時企業也需要自覺主動地增加透明度。
問:“責任關懷”更多地是一種道德約束,如何看待這種道德約束和法律約束之間的關系?
曾建輝:法律是要求你不要做錯,但道德要求你努力去做對的事情!柏熑侮P懷”的宗旨是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企業實現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環境質量。它和現行很多法律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這樣的:政府可能要求工廠每隔一個小時檢測一下自己的排水,但責任關懷卻可能根據實際情況每隔一刻鐘檢測一次。
最后,曾先生強調說:責任關懷理念的有效執行和推廣,需要公司管理層的承諾,員工的合作以及公眾的支持,也需要法律法規部門的有效監管。責任關懷雖然道路漫長,但卻是公眾,政府及企業等眾多利益攸關方共贏、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化工行業的有效解決方案。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