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行業自律的約束機制和技術進步是解決聚氯乙烯行業發展的有效方法
2010-6-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聚氯乙烯 PVC
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聚氯乙烯產業迅速崛起,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的聚氯乙烯生產大國。
2009年5月25日,PVC期貨合約在大商所上市交易。上市一年來,PVC期貨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得到發揮,在完善石化市場體系建設,推動企業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轉變,提升行業品牌價值,形成PVC的中國價格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我國的聚氯乙烯行業發展來看,自2003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聚氯乙烯生產國以后,行業進入了一個非?斓某砷L期,且一直保持到現在。
數據顯示,未來幾年我國聚氯乙烯高速擴張的態勢仍然強勁。
值得高度關注的是,中國氯堿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2012年內,每年都會有超過100萬噸新增產能在規劃。而2009年聚氯乙烯的年平均開工率只有50%左右,月開工率好的時候達60%—70%,差的時候還低于50%。“如果后續還有如此多的新增產能,將給這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嚴重問題。”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理事長、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表示,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9年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從100億元下降到20億元,差不多回到了2003年的水平。這說明我們聚氯乙烯行業在高速的發展過程當中,行業的抗風險能力、盈利能力并不穩定。
產業集中度較低
數據顯示,去年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的產量是443萬噸,而整個行業大約有106家生產企業,總產量是915萬噸,前10家生產企業的產量只占不到50%左右的水平,說明目前聚氯乙烯行業的集中度還較低。
高耗能是聚氯乙烯行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我國乙炔法生產聚氯乙烯的耗電是非常高的。2009年國家出臺了差別電價政策,每千瓦時電上漲了2.8分錢,以這種上漲的幅度來計算,國內聚氯乙烯整個行業的增加成本大概是24億元。李軍預計,電價的逐步調整,將從成本上對聚氯乙烯行業的發展形成壓力,尤其是西北地區的電石法生產企業。
此外,產業布局不合理同樣制約著聚氯乙烯發展。據了解,2009年國內電石82%的產量和聚氯乙烯32%的產量都在甘肅等西部地區,再加上中部,幾乎所有的電石和一半多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產都是在中西部地區,但中西部地區對聚氯乙烯消費量占全部產量的30%都不到。相反,聚氯乙烯的消費量主要是集中在華東、華南等東部沿海地區,聚氯乙烯行業產業布局存在一定問題。
結構調整成為必然選擇
針對聚氯乙烯產業集中度比較低和產業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李軍表示,發達國家有很多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鑒。李軍認為,聚氯乙烯行業本身可以進行整合,不同企業、不同地區可以進行資源的有效共享和再次分配。最近幾年,聚氯乙烯企業整合速度明顯加快。而隨著整合速度的加快和行業資源的有效利用,聚氯乙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加大。
此外,加大科技投入,推動產業升級;堅持清潔生產,堅持發展低碳經濟;加強行業自律的約束機制和技術進步也是解決當前聚氯乙烯行業發展問題的有效方法。李軍表示,國內聚氯乙烯企業不能再這樣每年200萬噸、300萬噸的擴張,現在不需要產業的增值,不缺少方案、規劃,現在缺少的就是監督、評估和技術進步、技術創新。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