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油墨制造商而言,亞太地區在過去一年中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增長機會,因為該地區是從經濟危機中恢復的速度最快。
早在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以前,亞太就是印刷油墨制造業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增速更是令人驚訝。
亞太地區是最早從經濟衰退中復蘇的地區,同時也是最大的油墨制造中心。在世界七大國際油墨制造商中,有四家企業都把總部設在了日本(DIC公司、東洋油墨制造株式會社、日本阪田油墨株式會社和東京印刷油墨制造株式會社),而且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油墨制造商都在該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對油墨制造商而言,除了經濟增長以外,這些亞太國家本身的印刷業也開始緩慢復蘇,并在經濟危機后達到了銷售額的頂峰。據阪田油墨株式會社國際運營部的一位官員介紹,該部門在2009年第一季度陷入了困境,但很多油墨制造商和印刷企業都從那時起看到了業務好轉的跡象。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阪田油墨的經營狀況明顯改善,并在中國和越南取得了強勁增長。
東洋油墨制造株式會社的企業通訊總監YuAdachi表示該公司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增長。
他說:“我們面向亞洲市場推出的所有主要產品都在第一季度出現了銷量下滑,但隨著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對膠印和凹印油墨需求的增長,我們的銷售狀況有了明顯好轉。除了中國對環境友好型產品需求的增長促進了非甲苯凹印油墨銷售額的增長以外,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對食品包裝油墨的迫切需求也給我們開拓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與印刷行業一樣,包裝油墨在該地區的發展情況要比出版油墨好很多。
DIC公司的KojiAkamatsu說:“除了日本以外,我們在亞洲的業務與美國和歐洲不相上下。包裝油墨增長迅速,而新型油墨和出版油墨則出現了小幅下降。縱觀這三種油墨,市場需求基本與去年保持一致。日本本土對這三種油墨的需求也與去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在數量上略有下降。”
Akamatsu先生表示,DIC公司已經在2009年感受到了日本經濟的復蘇。
他說:“日本經濟在2009年1月到3月之間跌到了谷底,隨后開始反彈,目前已經恢復到了2007年時的80%左右。”
為了滿足亞洲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國際油墨制造商也開始尋找在該地區擴大產能的機會。擴建工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阪田油墨就計劃在今年擴大其設在中國茂名和印度尼西亞的油墨制造廠。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成立合資工廠。2009年10月,DIC公司就與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一個名為DICGraphic的公司,并取得了銷售業績和客戶滿意度的雙豐收。
印度
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和印度。Akamatsu先生認為印度的發展前景要更好一些,他們的國民經濟在2009年增長了6.1個百分點。
他說:“印度對DIC公司來說是一個增強潛力巨大的市場。印度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DIC公司在印度擁有很多分支機構,并建立起了良好的聲譽。”
此外,東洋油墨也提高了對印度市場的重視。
Adachi先生說:“東洋油墨將繼續在海外開拓自己的印刷油墨業務,其中包括歐洲、美國以及亞洲各國。我們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看做是最重要的市場,并與當地企業展開了積極合作,成功地擴大了自己的制造和銷售網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東洋油墨于2008年在印度成立了一個膠印油墨工廠和一個合資企業,并開始銷售凹印油墨。”
阪田油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印度不僅是油墨的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中東和非洲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油墨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