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采取的是測繪仿制、低水平加工、低價競爭模式
對策:根據環境治理的需要,提出一批重大環保技術和裝備的市場需要,鼓勵盡快實現產業化
中小環保裝備制造企業,研發能力不足,長期以來采取的是測繪仿制和低水平加工的生產模式及低價競爭的銷售模式,缺乏自主創新的人才優勢和資金實力。而具備研發能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其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市場應用結合不好,產學研推廣結合不夠。
由于信息溝通不暢,很多企業不了解當前的重點環境問題、環保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國外環保技術、市場發展狀況等,導致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的現象比較普遍。
對此,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將鼓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吸收等途徑發展高新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建立信息溝通機制,推廣環保新技術。國家還將鼓勵企業積極擴展提供治污服務的新領域,同時增強產品的適應性。根據環境治理的需要,向市場提出一批重大環保技術和裝備的需求,充分發揮產、學、研、用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協調和聯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研制一批重大關鍵裝備,盡快實現產業化。
瓶頸:企業無法提供環保投資證明,稅收優惠無法落實
對策:技術成熟、環保領域急需的技術裝備將真正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燒結機脫硫將動用技改資金支持
據介紹,雖然現行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所進行的投資,或在節能環保項目上的所得,可享受稅收上的減免。但是由于缺少標準,企業無法向稅務部門提供投資是用于“環保方面”的證明,使得這一稅收優惠很難落到實處!案鶕覀冋莆盏那闆r,享受稅收減免的環保企業很少。”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正在制定的規劃中,工信部將環保裝備分為需要開發、需要應用示范、需要推廣應用共3個類別。其中包括,需要推廣應用的重大技術裝備,指技術已經成熟、環保領域急需、需要加大推廣力度擴大應用范圍的技術裝備。“即將真正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正是這批‘需要推廣應用的裝備’。”這位負責人透露說。
據悉,在規劃中,工信部將需要開發的重大技術裝備,定義為國內自主研發、引進國外、引進后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裝備。需要應用示范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指技術基本成熟、具有較好應用前景、尚未實現產業化的技術裝備。
記者了解到,目前,每個燒結煙氣脫硫設施項目的投資金額從5000萬元到兩億元不等,占燒結機總投資的20%~30%。巨大的投資、較高的運行費用和較大的技術風險,使鋼鐵企業開展燒結脫硫裹足不前。對于需要開發的技術裝備,工信部可能動用技改資金給予支持;對于需要應用示范的裝備,工信部將積極協調財稅部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補助。
此外,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環保裝備研發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投資以各種方式投資發展環保裝備。積極研究創業風險投資投入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退出機制,支持環保裝備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積極利用社會資本。在安排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時,優先支持環保裝備企業以提高質量、改善品種、技術進步等為目標實施的技術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