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為何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
2010-6-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袋 限塑令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實施以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一直在跟蹤評估“限塑令”的實施成效,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6月1日在接受采訪時特別提到,“限塑令”實施初期,全國農貿批發市場的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曾經一度減少了50%,但現在這一比例又回升到20%。
“限塑令”實施兩周年,原本應盤點成績,慶祝取得成效。記得在兩年前,國務院辦公廳在出臺“限塑令”時高調亮相,搞得轟轟烈烈,可現在“限塑令”卻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境地。
其實,國家對于有些商販變相抵制“限塑令”早已料到。一方面,商務部起草的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制定了嚴厲處罰措施,依據辦法,商家若變相向消費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或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塑料購物袋,違者最高將被罰3萬元。與此同時,“限塑令”將塑料袋的生產、銷售歸口到八個部委,并明確了各部門應承擔的監管責任。
按常理來講,高額的罰款和嚴密的監管,商家應該遵守“限塑令”,拒絕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然而,在筆者看來,以現實的國情,要想很好地執行“限塑令”并非易事。目前國內塑料袋每天使用量超過30億個,而且范圍很廣,幾乎凡有商品銷售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因此,即便所有監管部門都出動,采取人盯人的人海戰術,進行監管和罰款,也不一定管得過來,罰得過來。更不用說,像報道所講,商販出于競爭需要,商家們難免會出現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沖動。
當然,我們并不期望這項利國利民的公共政策半途而廢。所以,“限塑令”之外,我們更需要政府為商家真正實現“禁售”,承擔公共責任,也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配合。
目前“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其替代品環保購物袋價格太高,消費者難以承受。比如,廣東各大超市、商場紛紛推出自家環保購物袋的價格,平均售價3到5元,其中吉之島的環保購物袋檔次最高,初步定價為每個15元?梢韵胍姷氖,這樣的價位對于弱勢群體而言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為此,筆者建議,一方面政府應以財政補貼的形式,來支援生產環保購物袋企業,使其價格降下來;另一方面,商家也應讓利于消費者。
此外還要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如可以向愛爾蘭學習,由稅務部門負責對塑料袋征收高于其采購成本的環境稅,通過增加購買成本、傳遞環保信息和強化政府部門責任來更有效地抑制塑料袋消費。總而言之,惟有在嚴格執行罰則、政府承擔責任、商家讓利以及社會教育的多種合力下,才能使“限塑令”穩步推行,深入民心。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實施以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一直在跟蹤評估“限塑令”的實施成效,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6月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提到,“限塑令”實施初期,全國農貿批發市場的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曾經一度減少了50%,但現在這一比例又回升到20%。
“限塑令”實施兩周年,原本應盤點成績,慶祝取得成效。記得在兩年前,國務院辦公廳在出臺“限塑令”時高調亮相,搞得轟轟烈烈,可現在“限塑令”卻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境地。
其實,國家對于有些商販變相抵制“限塑令”早已料到。一方面,商務部起草的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制定了嚴厲處罰措施,依據辦法,商家若變相向消費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或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塑料購物袋,違者最高將被罰3萬元。與此同時,“限塑令”將塑料袋的生產、銷售歸口到八個部委,并明確了各部門應承擔的監管責任。
按常理來講,高額的罰款和嚴密的監管,商家應該遵守“限塑令”,拒絕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然而,在筆者看來,以現實的國情,要想很好地執行“限塑令”并非易事。目前國內塑料袋每天使用量超過30億個,而且范圍很廣,幾乎凡有商品銷售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因此,即便所有監管部門都出動,采取人盯人的人海戰術,進行監管和罰款,也不一定管得過來,罰得過來。更不用說,像報道所講,商販出于競爭需要,商家們難免會出現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沖動。
當然,我們并不期望這項利國利民的公共政策半途而廢。所以,“限塑令”之外,我們更需要政府為商家真正實現“禁售”,承擔公共責任,也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配合。
目前“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其替代品環保購物袋價格太高,消費者難以承受。比如,廣東各大超市、商場紛紛推出自家環保購物袋的價格,平均售價3到5元,其中吉之島的環保購物袋檔次最高,初步定價為每個15元。可以想見的是,這樣的價位對于弱勢群體而言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為此,筆者建議,一方面政府應以財政補貼的形式,來支援生產環保購物袋企業,使其價格降下來;另一方面,商家也應讓利于消費者。
此外還要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如可以向愛爾蘭學習,由稅務部門負責對塑料袋征收高于其采購成本的環境稅,通過增加購買成本、傳遞環保信息和強化政府部門責任來更有效地抑制塑料袋消費。總而言之,惟有在嚴格執行罰則、政府承擔責任、商家讓利以及社會教育的多種合力下,才能使“限塑令”穩步推行,深入民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