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數碼印花很有優勢。它能使原有的工藝路線大大縮短,使得接單速度加快,打樣成本大大降低,并使產品打破傳統生產的套色和花回長度的限制,可以使紡織面料實現高檔印刷的印制效果。2009年,數碼印花紡織品的市場份額為1.146億歐元。未來五年,數碼印花紡織品的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10億歐元。您怎樣看待數碼印花的發展前景?
唐增榮:現在,數碼印花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許多原來屬于絲網印花的領域也被數碼印花拿了過來,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平板機以及專業印花機。平網和圓網印刷目前也不太適應市場的需求,因為它們都需要制版,耗費了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
當前要做的是豐富印花的顏色,改變品種單調的問題,這將是我國印花業面臨的重要課題。隨著品種的豐富多彩,才能更加適應市場。印花現在已經不再是女性專屬的東西,在男裝上也有突出的表現。
記者:如果提升國內企業的圖案以及色彩設計能力?
唐增榮:為全面提升中國印花產業的設計創意理念,提高團及色彩設計能力,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提出了以下六大舉措:1、引進、推廣國際先進的設計創意理念和方法;2、為中小企業提供遠程花樣造型設計和色彩設計服務;3、為中小企業提供智能模擬設計師創意的面料或模擬紡織面料服務;4、可視化圖庫查詢服務(可供中小企業用戶有效地分類存放各種面料、色彩款式圖,并可方便的查詢和調用);5、利用現有的媒體信息平臺,介紹印花面料的時尚設計元素、提供全面及時的流行趨勢動態及市場信息;6、每年開展優秀印花面料評比、展示、推薦活動,引導國內印花面料及花型的原創性,提升國內印花面料的設計和生產水平。
“國標應盡快出臺”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強烈主張印花業應盡快制定國家標準,為什么要出臺國標?這種迫切性又在哪里?
唐增榮:服裝印花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過去,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的原因,沒有被重視過。現在,大家開始重視它,所以以前我們的服裝印花行業是沒有標準的。印花以前不屬于紡織的范疇,不歸原來的紡織部管,歸輕工部管,但它又是紡織服裝的印花。因此,紡織業界對它的研究比較少,現在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們現在提出來要制定這個標準,就是這個道理。應該說現在是制定這個標準的時候了,因為我們國家每年的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都是非常巨大的,以前是布匹出口,現在基本上都是服裝出口。
記者:印花業的進入門檻較低,以小型企業居多,中型企業次之,大型企業較少。您怎么看待印花這個產業的現狀?
唐增榮:中國服裝印花行業在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家庭作坊業態的手工加工到自動化的工業生產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比較傳統的手工作坊將消失殆盡,因為現在都是講究集約化生產,只要這樣的生產才能使用市場的需求,進而不斷發展下去。服裝印花業現在人們的一大不利特征是“重外輕內”,對外國市場非常重視,嚴重依賴外貿,而對國內市場卻傾注心力較少。
記者:您對印花業的發展前景怎么看?
唐增榮:印花行業現在非常活躍,民營企業很多,特別是浙江的,設計人員很多,應該說這個行業很有發展前景的,它跟流行趨勢很有關系的。要及時把握市場需求,市場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新材料發展了,印花業也發展了。例如,根據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統計,我國紡織印染六大類出口產品中,從2000年到2008年,只有純棉印花布呈現連續九年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