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對國內鈦白粉“大牌”山東東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佳集團”)來說,是個煎熬的日子。這一天,中國證監會否決了東佳集團上市申請。
這個有著很多年前老國企面孔的企業,多年來一直占據著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老大”的頭把交椅。東佳集團主營鈦白粉,配套生產硫酸;立邦涂料、多樂士、來威、廣東嘉寶莉化工、大連實德等諸多聲名顯赫的企業都是該公司客戶。讓企業引以為豪的是,2009年東佳集團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是2008年的2.2倍,而這驕人成績是建立在2009年營業收入銳減15.2%的基礎上。然而,2009年東佳集團主營產品毛利1.949億元,僅比2008年增加1658.9萬元,與2.2倍的凈利潤相差甚遠。
東佳集團2009年翻倍的凈利潤來自哪里?在東佳集團上市2007―2009年財務報告期內,政府部門對東佳集團的資金支持持續上升,總額達到了4000多萬,主要集中在2008年和2009年度。期間費用縮減也成了東佳集團利潤的一個增長點。通過管理費用與財務費用這兩項,東佳集團縮減費用達到了3557萬元。
東佳集團另一個的盈利增長來源則是對一筆委托建設銀行淄博分行進行的債務調期交易的平盤,通過轉回2008年確認的1297萬元損失,直接變成了2009年收益。
2008年3月10日,東佳集團與建設銀行淄博分紅簽訂《代客債務調期交易總協議》及《調期交易確認書》,以2億元人民幣的名義本金開展債務調期交易業務,時間從2007年12月10日到2011年6月29日,以判斷未來期間美元6MLIBOR利率和美元CMS30利率的變化決定盈虧。2009年末,東佳集團對該債務調期交易協議進行平盤,由此轉回上年確認的1297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計入2009年變動收益。憑此一項,東佳集團2009年利潤增加1297萬元,比2008年利潤增加2594萬元。
作為一家生產性企業,投資高風險金融衍生品業務的行為,并不是很恰當。在東佳集團招股書申報稿中,東佳集團對這項風險性投資做了反思,當初進行這筆投資的主要原因為對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未來將嚴格執行有關內控制度,必要時聘請專業機構協助進行風險分析,堅決控制類似風險,“將來不準備從事金融衍生品投資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