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未來的幾十年中,諸如石油及天然氣的化石燃料仍將成為人們生產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燃料來源。有關專家指出,海洋石油與天然氣的開采量將在未來十年里翻三番。然而,最近發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為海洋工業的安全開發敲響了警鐘。因此,為保障海洋工業的順利開發,首先必須使用可靠的高性能塑料。
在過去的幾年內,化工巨頭巴斯夫不斷致力于研發近海石油與天然氣開發用、可定制化的聚氨酯系統。
巴斯夫和Trelleborg Offshore公司聯手推出了聚氨酯渦激振動板,即聚氨酯螺旋鞘,可用來包裹海洋立管。渦激振動板由美國Trelleborg Offshore公司設計生產,用聚氨酯澆鑄而成。它的螺旋結構可抵消水平方向上的力。當聚氨酯渦激振動板被安裝到輸油管線上之后立管就會被放入水中。當管道被安裝到水下的船鋪管托架上時,包裹在立管外的聚氨酯螺旋鞘雖然因受到巨大壓力而嚴重變形,但由于其特殊的螺旋結構和聚氨酯材料的優異性能,因此螺旋鞘很快便能恢復原形,包裹在內的管道亦不會破裂。
由于各種原因,人們需要不時地對海洋管道進行檢修與維護。Trelleborg Offshore公司采用巴斯夫公司的復合玻璃聚氨酯系統研發了一款可以將人送至水下300米的潛水減壓艙。其外表看似由泡沫制成,但真正的泡沫承受不了水下的流體靜壓力,因而它實際上是巴斯夫采用真空玻璃微珠結合聚氨酯系統打造而成,以抵擋水下的巨大壓力。此外,該聚氨酯玻璃復合系統還可用于近海管道。
同時,巴斯夫還與英國Manuplas公司合作研發了一款新的聚氨酯系統,用于制造海底浮標。這些浮標能為海洋石油及天然氣立管穩定漂浮在大海上提供浮力。此外,如果海底管道需要在巖石上進行修補,這種浮標也能夠起到輔助作用,使管道避免與巖石摩擦而損壞。
水下浮標通常是由涂上了特殊涂料的環氧樹脂微球切割而成。這一生產過程需要三天時間。然而,Manuplas公司研發的聚氨酯浮標的生產時間只需兩天還不到。此外,這款浮標的核心部分是復合玻璃聚氨酯系統,只需一次噴射就可完成。同時公司還研發了牌號為Elastocoat的聚氨酯涂料來密封浮標表面,防止機械損壞。它們的生產過程方便迅速,且能承受巨大的水壓。
巴斯夫在全球范圍內擁有38家聚氨酯系統料工廠,為全球的近海工業領域不斷提供高質量的聚氨酯產品及相關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