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物流配送的預先風險模擬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本企業陷入危機的尷尬,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
幾年前,一艘裝載杜邦危險化學品的船舶在波羅的海發生泄露,然而,區別于今年廣受關注的BP石油泄露事件,以及我國的大連石油污染事件,杜邦在短短的40分鐘內將危機輕松化為煙云。一切都在可控之中,這緣自于杜邦在危險品物流配送上的豐富經驗,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緊急預案機制。
杜邦之所以能夠快速處理,就是因為企業的預先風險模擬系統提早發現了問題,通過調用已建立長年合作關系的全球性緊急響應組織,迅速解決了問題,不但有效控制了對環境的危害,同時也避免了企業失控情況下政府部門介入可能引起的一系列負面反應。
杜邦全球應急準備、規劃、培訓及響應部門(DSR)總監RaymondPBeaudry告訴記者,“沒有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行業、任何公司、任何團體可以避免危機、災害、緊急事故的突襲,如果你無法控制事故,那么事故就會牢牢鉗制住你。”
“所以,對你來說,最好的防備武器就是時刻準備一套有效的"應急預案"。唯有高效執行一套完善的應急戒備預案,才能將事故的影響波及范圍控制到最小。”
因此,在杜邦的緊急預案機制中,不僅有詳細的應急程序、快速評估機制,同時為強化響應速度,還會加強與諸多組織的工作關系:政府部門、行業及有關貿易協會、非政府組織、全球應急中心、應急響應服務(包括軍事、公共、私人、租用及聘用機構)、支持部門(軍隊、運輸部門、醫院)、社區領導人、有關民眾及媒體等。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避免本企業陷入危機的尷尬,更重要的,也是要幫助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杜邦的聲譽都難免受到影響。”Raymond說。
事實上,Raymond隸屬于杜邦SHE(安全、健康、環保部門),其目的就是為了向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支持,更廣泛地分享經驗。
“中國的不少石油石化企業、電力企業、航空企業以及鐵路部門都曾經接受過杜邦可持續解決方案業務下的安全管理咨詢部門的服務,比如杜邦會幫助他們建立運作中的規章及安全的體系和制度,甚至是前期防患于未然的架構。”杜邦的內部員工告訴記者。
“它目前是我們的一個業務部門,卻在理念、方法、人才、技術等方面與負責企業內部安全管理的SHE部門實現著高度的信息資源共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員“采購”也是供應鏈的重要內容。
在杜邦的安全監管體系中,最高層次的產品安全監管和法規委員會主席費雪琳(LindaFisher)女士,目前任職杜邦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曾是美國環境保護署的二把手。而成為全球產品安全監管和法規事務的第一任副總裁杰姆·羅邁恩在杜邦有著30年的科研經驗。
杰姆·羅邁恩同時還是產品安全監管和法規指導團隊的負責人,在這一團隊,集中了杜邦產品安全監管的高級管理人員。在其下設置有專門的產品安全監管執行團隊和產品法規執行團隊。
這些都是杜邦產品安全監管的核心部門,它們與杜邦13個事業部共同合作實現對產品的監管。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產品安全監管團隊,因此杜邦產品安全監管團隊中80%的資源都來自于每一個事業部門,這樣可以確保產品安全監管能夠嵌入到產品設計、生產等每一個環節中,為它們提供指導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