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紡織協會的會長蘇特拉查說,聚酯短纖維是生產紗線的一種主要原材料。去年,印度尼西亞的聚酯選纖維工業的公司數量達到30個,而衍生物部門的公司數量達到225個,紡紗、面料制造公司的數量達到1067個,服裝工業的公司數量達到996個。
蘇特拉查說,執行聚酯短纖維的反傾銷計劃將妨礙紡織工業用戶。印度尼西亞國內的聚酯短纖維生產商計劃全面停產。因此將對再次惡化供應形勢。
蘇特拉查解釋說,在2010年7月份,TIFICO公司進行的3-4周的檢修導致市場缺乏1萬噸的聚酯短纖維。此外,Sulindafin公司在2010年9月份將進行2-3周的檢修,將導致2500噸聚酯短纖維的缺乏。ITS公司在2010年10月份的檢修將造成5000噸的供應缺乏。在2009年,印度尼西亞的30個公司生產了大約50萬噸聚酯短纖維,大約有28.6萬噸出口。在2009年,向紡紗工業的聚酯短纖維供應大約在21.4萬噸,進口大約74.9萬噸,因此將較大的依賴進口聚酯短纖維,這種情況是反傾銷委員會美元考慮的。如果執行反傾銷關稅,國內的加工行業的成績將下降,結果,國內的出口將惡化。
此外,蘇特拉查說,在印度尼西亞,聚酯短纖維的價格也開始上升。在2010年6月9日,在馬來西亞、臺灣和泰國的聚酯短纖維的價格為1.32美元/千克,而在中國大陸為1.28美元/千克;印度尼西亞當地的聚酯短纖維的價格目前大約1.52美元/千克。
蘇特拉查解釋說,當地高聚酯短纖維價格有名無實的負載觸發的,政府必須立即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