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起,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美國統一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這項舉措的出臺,直接導致中國輪胎企業出口市場急劇萎縮。近日,記者從青島市國資委組織的“轉方式調結構”國企探訪中獲悉,青島雙星輪胎作為重要出口企業,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僅用半年多時間,就成功扭轉“戰局”。
出口量半年翻一番
按照美國裁定,從2009年9月11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稅率分別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作為重要輪胎出口企業,青島雙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9年下半年,雙星輪胎果斷調整市場結構,加大對南美、非洲、東南亞、東歐等市場的投入力度。雙星輪胎總經理邴良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實際上早在“特保案”之前,雙星輪胎在南美、非洲等地的市場已經建立起來。“特保案”后,雙星輪胎全面調整戰略,加大對“二級市場”的開拓,收到了良好效果。邴良光說:“2010年上半年,雙星輪胎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6%,這是對‘特保案’最有力的還擊。”
研制出29個新產品
截至目前,雙星輪胎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共研制出29個新產品,包括出口歐盟的扁平化高檔輪胎、無內胎輕卡全鋼胎及礦山專用全鋼胎等,形成了半鋼子午線輪胎、載重汽車輪胎、農業輪胎、工程機械胎、工業輪胎、特種輪胎六類600多個品種,突破1000萬套的生產規模。2010年,公司輪胎產量同比增長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了35%。公司副總經理生錫順自豪地說:“今年是雙星輪胎總公司成立以來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年。”
五年省出一個新基地
雙星輪胎一直是能耗大戶,2005年以前,公司每年制造輪胎消耗的水、電、汽等能源達12萬噸標準煤。2005年以來,通過技術創新技能減排,五年節約能耗30%以上,省下大量資金,相當于雙星又建了一個新基地。在管理模式上,雙星輪胎在生產車間推出“家庭消費式”管理,承包責任利益均沾,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在操作上,工作小組可以出資“買斷”生產時段,生產的產品再“賣給”公司。誰在單位時間內,消耗最少、產品最多、產品最優,誰就將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目前,雙星輪胎已經和長安集團、中國重汽、北汽福田等企業簽訂了供貨協議,膠南、十堰、駐馬店三大生產基地分工明確,形成了“三足鼎立、合圍天下”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