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至少10起?城市工業災害事故正密集發生
2010-8-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管道爆炸 苯 原油
近年來,我國各地工業災害事故頻頻發生,特別是今年以來已連續發生多起嚴重污染環境、危及人員安全的事件。
7月16日,大連輸油管道爆炸引發火災,數萬噸原油入海,危害到當地的漁業和養殖業。7月28日,吉林市永吉縣兩家化工廠的7000多只原料桶被沖入松花江,引發水質污染的化工危機。同一天,因盲目施工,南京發生丙烯管道爆燃事故。時隔一天,廣東東莞發生人為偷排氯氣事件,經下水道揮發近1公里遠,數萬人險遭毒害。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造成巨大社會影響的工業災害僅廣東、江蘇、吉林等省就遠不止于此。1月17日,吉林市龍潭區的吉星化工廠發生火災并引發爆炸,百余輛消防車歷經2個多小時才將火勢撲滅。2月,蘇州聯建科技出現員工集體中毒事件,134人受影響,其中40多人住院治療。3月18日,廣州黃埔石化總廠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一度引起周邊群眾恐慌。
事故頻發暴露出我國工業災害問題比較突出,形勢較為嚴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分析顯示,我國工業災害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冶金、煤礦和有色等幾個行業。特別是石化行業,具有生產工藝復雜多變,生產裝置大型化,過程連續化,原材料及產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蝕等特點,其事故發生往往會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或環境的嚴重污染。
根據環境保護部門提供的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我國每個月至少發生10起導致嚴重污染的工業事故,這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近50%。
老工業區逐漸城區化使危險系數加大
“南京"7·28"爆炸如果不是發生在市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就會大大降低,引發社會恐慌的程度也不會如此嚴重。”江蘇省安監局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說。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不斷向周邊蔓延,不少原本處在城市邊緣的老工業區已逐漸被城市包圍。近期發生的多起事故,已凸顯當前工業災害日益城市化的新特點。
發生南京“7·28”爆炸的南京原塑料四廠位于棲霞區所轄的邁皋橋地區。在這次發生爆炸的南京原塑料四廠周邊,早在10多年前集聚著多家化工廠和地板廠、石料廠、液化氣廠、加油站等。而這些工廠均是30多年前才陸續興建的,那時邁皋橋地區還是一片農村景象。
隨著南京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皋橋地區的工廠被政府陸續外遷,興建了大量的居民小區與商鋪。正是這樣的歷史變遷,使得由化學原料輸送管道盲目施工引發的南京“7·28”爆炸發生在了人口密集的市區。
上海是我國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市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2至3萬人。然而,由于城市擴容,目前上海仍有不少危險工業企業留在市區,并與居民區混雜,甚至有的工廠設備陳舊老化。
據有關資料顯示,上海市生產或生產中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單位就有15000余家,還有相當數量的有毒有害物質經鐵路、公路、內河、海運等不同的運輸方式運抵上海,在上海中轉或貯存,這無疑使上海發生工業事故的危險性和可能性增大。
除去經濟損失,還帶來社會恐慌
南京“7·28”爆炸時,身在辦公室的柳金強親眼目睹了破碎的玻璃擦身而過。事故當天,他就放下手頭生意驅車趕回了浙江老家。“誰知道接下來會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故,還是離開一陣再說。”柳金強說。
不同以往的是,城市工業災害除去企業自身損失,往往會給周邊的居民造成巨大附帶損失。這種損失如何善后,成為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
南京“7·28”爆炸后,記者在現場看到爆炸點周圍大量房屋門窗盡損,有的甚至墻面龜裂,一些商鋪的廣告牌已被氣浪沖擊得面目全非,室內一片狼藉。
大連輸油管爆炸事故中,數萬噸原油入海后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目前清污費用及對養殖戶的賠償就高達數億人民幣,而這一事故對大連旅游業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除去經濟損失,城市工業災害產生的社會恐慌同樣值得重視。
吉林市市民孫鳳俠告訴記者,在近五年來,因化工污染經歷了幾次恐慌。2005年,吉化雙苯廠爆炸后,她的弟弟再也不敢回自己位于化工區附近的房子里居住,在姐姐家里住了小半年,后來把房子低價處理,又在市區內高價買了一個房子。
“高損失性是城市工業災害不同于普通工業災害的一大特點。”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說,“近年來,城市災害系統中自然災害己引起社會關注,但對城市威脅很大的工業災害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甚至缺少必要的評估。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中所經歷的城市工業災害高發之苦。事故不遏制,國家形象、城市形象、勞動者社會地位和健康無疑將受到影響。”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