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苯產品歷來是供需平衡非常脆弱的產品,上、下游的增產或減產都會對純苯市場價格造成巨大的影響。2005年底吉化雙苯車間爆炸,國內純苯在2006年全年都沒有起色,令業內人士至今記憶猶新。這也是造成2010年上半年純苯價格波動明顯的原因所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國內新增產能投產,下游配套相對滯后。年初華北區域新增乙烯裝置開車,純苯產量提升,而為其配套的苯乙烯和酚酮裝置開車延遲或開車負荷不高,導致純苯富余。
2.2009年國內新增芳烴裝置達產,純苯整體產出增加。去年國內惠州、福建、上海、大連、獨山子、盤錦等新增芳烴裝置先后投產,2010年達產,純苯相繼產出,增大了國內的供給能力。
3.春節前市場預計節后純苯下游陸續開車,節前備貨踴躍,人為拉高了純苯價格,導致價格虛高。
4.下游裝置意外檢修頻發。除了新增下游配套裝置開車延遲和低負荷外,國內苯乙烯、己二酸等主要下游行業先后發生意外停車或裝置檢修,造成需求下降。
5.來自進口的壓力一直存在。2009年上半年,國內純苯進口呈井噴式激增,為防止大量進口,國內純苯價格與外盤價格緊密關聯,同步漲跌也是造成國內價格波動的主因之一。
經對比,2010年上半年國內純苯需求量同比增長為13%,而同期國內產量增長高達38%。如此懸殊的供需增長差異,造成純苯價格頻繁波動的同時,進出口也呈現出了巨大的反差,2010年上半年進口同比縮減為去年同期的22%,出口同比增長了113%。如果國內沒有強力頂替進口并大力出口,純苯產品2010年上半年的價格表現將更加慘淡。
2010年上半年產量同比增加38%,需求增長13%,這種供需不配比的關系成為2010年上半年純苯價格上下大幅波動的主要因素。
下半年市場分析
下半年從供需角度分析,苯乙烯新增產能能否順利投放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如果苯乙烯新增產能投放順利,國內苯乙烯進口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則會給純苯市場帶來清新的氣息,為純苯市場回暖創造出有利的條件。如果產能釋放緩慢,停車、故障、檢修頻繁,即使外盤走強,國內純苯仍會步履蹣跚。綜合分析苯乙烯下半年市場,預計苯乙烯的進口替代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無法簡單地從苯乙烯裝置投產就推斷出對純苯需求的大幅提升。另外,純苯下游酚酮裝置、環己酮裝置及苯胺裝置的開工負荷的高低同樣對純苯價格走勢產生較大的影響。
除了供需因素之外,其他因素也會對純苯市場產生極大的影響。預計,2010年下半年以下因素將會影響到純苯價格。
國際油價、經濟環境的影響。下半年國內方面面臨的最大考驗是房地產市場和汽車市場的萎縮。房地產市場低迷將減少對EPS的需求,而EPS正是眾多新增苯乙烯裝置的目標下游。
同時,汽車市場走軟,對雙酚A的需求和聚氨酯的需求轉弱,同樣影響到純苯下游酚酮和苯胺的開工負荷。
中國已經成為各國石化產品爭奪的焦點。2010年上半年,雖然純苯進口大幅縮減,但純苯下游主要行業進口的勢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其中苯乙烯凈進口同比增20%、苯酚增6.7%、丙酮增30%、己內酰胺(環己酮下游)增26%、苯胺增186%。各國已經將中國視為重要的石化產品消耗地,紛紛向中國傾銷各種石化產品,純苯下游產品更是首當其沖。如此迅猛的勢頭很難想象下半年會有大的改觀。
純苯產品出口沒有退稅政策。純苯產品作為供需平衡非常脆弱的產品,在國內資源出現富余時出口成為必然的選擇,但目前我國純苯產品一般貿易出口沒有退稅政策,與之相比,同類的甲苯、二甲苯都有相應的出口退稅政策。這樣在純苯產品出口時會有很大一塊的稅費損失,影響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容易導致在國內的價格惡性競爭。
綜合評估,下半年純苯市場喜憂參半。有利的因素是下半年純苯下游集中開車較多,尤其是苯乙烯產品紛紛在下半年投產或達產,將拉動對純苯的需求,消耗上半年因純苯裝置增產多出的庫存。另外還存在部分裝置檢修的可能,檢修期間純苯供應相對減少,對純苯市場恢復有利。不利的因素將是糟糕的外部環境和下游開工的不確定性,以及純苯和下游苯乙烯產品頂替進口能否取得成功。如果替代順利將對純苯市場有利,如果替代不成功,國外產品大量涌入將給純苯市場帶來更為嚴峻的考驗。
純苯市場好轉的必要條件是:1.苯乙烯產品進口有效減少,新增裝置開車順利。2.其他下游行業整體開車正常。3.焦化苯、加氫苯沒有更大增量。4.國家純苯產品出口退稅的政策得到落實。在此基礎上,預計國內純苯市場逐步回暖,價格具備逐步提升的空間,預計高端價位達到7500元/噸的水平,否則將難以有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