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新空間
“誰能想到,這里面竟然有這么大的機會?”
臨安的“福斯特”前幾年還默默無聞,是一家專業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粘合劑——乙烯醋酸乙烯酯的企業,太陽能晶片要做成電池板,必然要靠這種粘合劑。這兩年光伏產業的興起,使這家在國內少有競爭對手的企業,眼下日子過得很美,每月銷售額最高時接近一億元。為了就近配套太陽能電池板生產企業,該企業最近在江蘇創辦了規模更大的生產基地。
一業興則百業旺,光伏產業的興起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繁榮。因為太陽能電池組件是一項集成了多個產品的復合體,不僅要有晶體硅片等核心部件,還需要專業的粘合劑,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塑料面板、聚氨酯、電源接線盒等。別看這些東西不起眼,卻占到整個太陽能電池板成本的20%至50%。
“光伏產業為浙江制造打開了新的空間!笔〗浶盼饾庨L告訴記者,作為制造大省,浙江發展光伏產業與其他省份相比,有一個獨特的優勢——既可在光伏主業上高歌猛進,還可圍繞光伏產業大搞配套,帶動傳統制造業“騰籠換鳥”。
上虞的晶盛機電,就是這樣找到了自己的舞臺。太陽能電池的單晶硅片,需要用專業的單晶爐把硅料拉成單晶硅。這種爐子以前只有從國外進口,一臺要30多萬美元,一個配件的維護要上千美元,讓動輒就需要幾十臺爐子的國內光伏企業苦不堪言。晶盛機電迅速填補了這項國產空白,用價廉物美的晶體爐與國外同行競爭。競爭的結果是,原本需要30多萬美元一臺的爐子價格下降到了20多萬美元,原來“選擇不多”的國內光伏企業現在可以貨比三家了。而晶盛機電短短幾年間躍升成為國內最大的單晶硅多晶硅爐的專業生產企業,年銷售額高達3億多元。
慈溪企業做接線盒,臺州企業做絕緣板,溫嶺企業進軍專用塑料制品……瞄準了光伏產業,浙江人在配套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一些單項產品做出了好幾項“全國冠軍”。
“浙江選擇光伏,不是憑空產生的空中樓閣,是有其一定的產業基礎的。新興產業與傳統制造業相得益彰,這才是光伏產業今后跨越發展的希望所在!笔〗浶盼撠熑诉@樣說。
前面更有艷陽天
光伏產業前景誘人,浙江意欲更有作為,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突破的瓶頸仍不少。
培育“產業航母”是當務之急。浙江光伏企業數量多但“個子小”,且集中在進入門檻較低的電池板封裝領域,利潤空間不大。業內人士坦言,靠賺加工費過日子,眼前看,過得去;往前看,過不好。隨著國內新一輪洗牌,光伏企業整合勢在必行。因此,浙江亟需在產業引導、政策扶持等方面多做文章,盡快培育能與江蘇“尚德”、“天合”、江西“賽維LDK”等國內知名企業相抗衡的“產業航母”。
不囿一地,放眼全國,浙江光伏產業參與競爭還需要突破行政區域限制。光伏產業競爭最后也是最大的“蛋糕”還是發電。浙江是太陽能資源小省,可利用的太陽能資源有限。一旦國內光伏發電大規模啟動,浙江必須把競爭的目光擴大到國內乃至全球,“哪兒有陽光就往哪兒去”。因此,應鼓勵浙江光伏企業盡早到陽光充沛的西部地區布局,引導企業著眼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建設盡早西進。
搶高點,早準備,是浙江光伏業前行的另一命題。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可應用25年左右,如果建成電站,運行前幾年就可收回成本,余下的二十來年就可坐收發電收益。眼下,國內光伏發電尚未大量利用,最大障礙還是居高不下的成本。根據測算,眼下光伏發電成本在1.3元/度左右,而傳統電力的最高工業用電價格每度才1元。一旦國內也像國外那樣出臺有力的補貼政策,抑或太陽能發電成本與傳統電力成本接近,太陽能發電將迅速成為產業熱點。誰動手早,誰就能在競爭中搶占制高點。
整合資源,抱團出擊。建一座太陽能電站投入動輒幾十億元,投資門檻很高。可預期的是,今后國內光伏發電的競爭勢必引來國內電力巨頭。而浙江光伏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僅靠單打獨斗,分享光伏發電這塊蛋糕實力顯然單薄。因此,浙江眾多光伏企業亟需引入金融創新工具,盡快組建像“浙商產業投資基金”這樣的資本聯合體,引導民間資本抱團整體出擊,才能在光伏發電這一新領域搶占先機。
……
朝陽產業待噴薄?梢灶A期,浙江光伏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