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產業擬建聯盟:新平臺 新氣象
2010-8-6 來源:中國鈦白網
關鍵詞:鈦白粉 產業技術新戰略聯盟
溫總理在陜西汽車集團下屬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調研時,明確表示,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將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他還進一步表示,企業的發展終究要靠內生的動力,這就要求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
政府已經公開承諾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被看作是經濟變動指標的鈦白粉業,自然也會盡享其中。然而,國家的政策只是外在保護屏障,一個企業想要發展最需要的還是自己內在的力量——產品的力量。
近日,根據國家科技部文件精神和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建議,國內鈦白行業自發形成以攀枝花地區的鈦白粉企業、院校、協會為基礎,聯合國內其他地區有代表性的骨干企業、院所,擬組建“鈦白粉產業技術新戰略聯盟”。
據了解,此聯盟的主要任務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大型骨干企業,聯合攻關,聯合培養技術人才,共享知識產權,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加快國內鈦白企業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商業化運作,并且提升入盟單位、企業和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雖然,中國的鈦白業發展才只有短短50年的時間,但是鈦白業在近幾年的長足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擬建聯盟的發起,充分說明了中國鈦白行業正在由一個三高型產業向高技術、多人才、環保型的行業發展。
同時,擬建聯盟的發起,也表明了今后鈦白產業發展的大方向。
1、經濟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聯盟的任務中表述“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加快國內鈦白企業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商業化運作,并且提升入盟單位、企業和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即是將國內鈦白企業組建成一個團體,實現有限的生產要素集中并進行合理的分配與利用,將從前高耗能、高污染、低創新、低技術的粗放型經濟向商業化、產業化、集約型經濟發展。
2、以“技術創新”為先導
聯盟任務中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大型骨干企業,聯合攻關,聯合培養技術人才”
“技術創新”是國內鈦白粉企業廣泛存在的弊病,有些企業是因為資金不足無法做研發,然而,有些企業則是從根本上不重視“技術創新”,沒有明確其企業發展的命脈所在。
聯盟的成立為技術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而交流就意味著變通、意味著創新、意味著觀念的轉變。作為一個團隊,大家可以共享技術資源,為了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是為了單個企業的立足生存,技術開發是重中之重。
3、學院與商業結合
因為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模式。企業提供資金,學院提供技術,一箭雙雕,既解決了學院研發經費的問題,也解決了企業技術研發的難題。
4、規范業內企業行為
擬建聯盟表示其具有法律約束力,契約為保障、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組織形式。
此舉將原本較混亂的國內鈦白市場規范化,可以盡量避免由于商業操作而產生的產量過剩和惡性競爭的行為發生。
總之,“鈦白粉產業技術新戰略聯盟”的擬建,是國內鈦白企業為自己搭建的一個平臺,一個交流與共享的平臺。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