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物燃料不合環保標準
2010-9-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生物燃料 再生能源
英國可再生燃料署日前表示,英國加油站出售的絕大多數生物燃料都不符合環保標準。燃料供應商雖滿足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數量指標,但“遠未”達到自愿性的環保標準。該署還指出,由于燃料必須添加生物燃料,這也使總體排放得以降低。
可再生燃料署是英國生物燃料的獨立監管機構,負責實施《可再生交通燃料義務法令》(RTFO)。依據該法令,英國加油站出售的燃料中必須混入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在法令實施的2008至2009第一年度,該比例是2.5%,隨后逐年增加,到2013至2014年度,必須包含5%的生物燃料。據第二年的臨時數據顯示,英國銷售了近16億噸的生物燃料,主要是混入了傳統的化石運輸燃料之中,該數字相當于售出燃料總量的3.33%,高于政府設定的3.25%的目標。
但可再生燃料署發言人表示,雖然達到了數量,“而令其感到失望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并不把依據公認環保標準生產的生物燃料作為燃料來源”。該機構數據顯示,僅有33%的生物燃料符合環保標準,遠低于2009至2010年度設定的50%的目標。英國生產生物燃料的原料中,80%源于進口,而其中大部分達不到環保標準。
該發言人還補充說,法令就是要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這個首要目標已經實現。本年度的數據表明,該法令在減排方面已經成功,超過了預期。與傳統的柴油或汽油相比,生物燃料可以削減51%的碳排放。法令設定的本年度的減排目標是45%,相當于減少了50萬輛汽車的排放。
但發言人也警告說,數字只反映了生物燃料與化石燃料相比,直接可測量的減排量,并沒有考慮間接土地利用變化所產生的潛在影響。間接土地利用變化的情況非常復雜,難以直接衡量。如原本用于種植糧食的土地轉作燃料作物種植,但對糧食的需求仍然導致原始森林砍伐,從而開辟更多的耕地用于糧食生產。
批評人士指出,全球范圍內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長加快了動植物棲息地喪失的速度,加劇了糧食的不安全性。目前,大多數生物燃料使用谷物、大豆等糧食作物作為原料。技術進步將推動“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出現,其可以使用糧食作物的廢料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木本植物作為原料。
生物燃料的支持者認為,新技術將顯著提高可再生燃料的環境表現。一些開發者致力于發展“第三代生物燃料”,如將大量藻類作為原料生產生物燃料。
根據目前的規定,只有數量指標具有強制性,碳減排和環保標準指標卻都是自愿性的。但這一情況會有所改變,《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Fuel Directive)將于今年年底生效,該指令要求成員國確保生物燃料滿足環保和碳減排標準。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