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淵德: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優勢明顯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淵德
2009年國內鈦白產量達到100萬噸,消費量達到130萬~140萬噸,隨著中國涂料、造紙、橡膠工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兩年國內鈦白需求量將達到200萬噸。雖然我國鈦白企業眾多,但產能分布較散、規模效益較差。目前亟待推進我國鈦白粉行業的品種結構向多樣化、高尖端產品發展,滿足汽車、涂料工業發展的要求。我國鈦白行業應堅持自主創新,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攻關,實現新的突破。
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先進、優勢明顯,代表行業的發展方向。上世紀80年代末,錦州鈦業采用咨詢方式從美國引進了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和關鍵設備,并于1994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套1.5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生產裝置。這套裝置的建成,改變了我國沒有萬噸級氯化法鈦白生產裝置的歷史。20年來,錦州鈦業經過不懈努力,通過技術攻關、技術創新,生產工藝難題逐個被破解,實現了裝置連續批量生產。2004年裝置實現了達產達標,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在國內以及國際嶄露頭角,向世界證明中國已經掌握了氯化鈦白生產的關鍵核心技術。
目前,《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已經把氯化法鈦白生產列入國家重點扶持對象。國家將通過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完善財政金融服務和宏觀環境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改善國內氯化法鈦白工藝技術自主創新環境建設。
錦州鈦業應該做好技術儲備、人才儲備,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鈦白產業群體,讓氯化法工藝迅速發展擴大,引領國內整個鈦白行業進入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