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正是化工行業發展先進的良機
2010-9-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化工企業 精細化工 聚氯乙烯
淘汰落后產能對化工企業來說,不能不說是個考驗。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向社會公布的必須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中,涉化企業占到了300多家,超過總數的七分之一。相關企業面臨資產處置、員工安排、轉型生產的等諸多問題,讓人感到不同程度的壓力。
危機背后總是潛藏著機遇。淘汰落后產能帶來緊迫感的同時,也帶來了推動力。淘汰落后產能是落后生產力之“危”,是先進生產力之“機”,主動轉變發展方式,就是迎接機遇的到來。
江蘇南通市化工行業歷史比較長,原來不少產能屬于該淘汰之列。近年來,他們憑借當地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扶持,主動淘汰了高能耗的隔膜燒堿和污染嚴重的電石法聚氯乙烯樹脂等產能,以化工企業出城進園為契機,建立了6個功能完備的化工園區。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注重產業調整和產品結構升級換代,惟“綠”是選,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產品,促進了全市化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2009年,該市625家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18%。
淘汰落后產能,化工企業要順勢而為,山東海明化工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該公司淘汰了年產8萬噸的隔膜堿生產裝置,用4臺先進的零極距新鈕派克離子膜電解槽代替現在的108臺隔膜電解槽,降低能源消耗,杜絕污染。這項改造完成后,每年可節電2000萬千瓦時、節約蒸汽10萬噸。淘汰了落后產能,不僅沒有影響企業發展,反而通過高新技術對現有技術和裝備進行改造,實現了低碳節能、清潔生產。由此說明淘汰落后產能要因勢利導。
事實上,只有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企業工藝、技術水平,改善產品結構,才能增加企業效益,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從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實現企業和行業由大變強,只有主動淘汰、主動調整,企業和行業可持續發展才有更好的機遇和更大的空間。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