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纖維是世界上所有紡織纖維中加工總量最多的合成纖維品種,被廣泛應用于衣料、各種裝飾布料、床上用品、國防軍工特殊織物等紡織品以及其他如過濾材料、絕緣材料、輪胎簾子線、傳送帶等工業用的纖維制品。目前,滌綸的產量在世界合成纖維產量中的比例已超過3/5。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市場上對滌綸系列產品的需求快速增長,隨之滌綸纖維的產能也不斷擴增,目前,我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滌綸產量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滌綸系列產品的重要生產加工基地。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滌綸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2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77.22萬噸,同比增長22.8%;2003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91.33萬噸,同比增長18.68%;2004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113.8萬噸,同比增長22.8%;2005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127.01萬噸,同比增長15.56%;2006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160.46萬噸,同比增長11.35%;2007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191.77萬噸,同比增長18.84%;2008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200.46萬噸,同比增長4.13%;2009年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為220.44萬噸,同比增長14.52%。
常軼智指出,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滌綸纖維的總產量在逐年增長。但是由于我國滌綸的差別化品種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擴增的產能大都是滌綸的常規品種,功能性纖維的發展速度相對比較落后。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化纖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化纖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新產品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當前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所研發的高性能差別化纖維已達到超仿真化纖第四代水平,而我國大部分差別化纖維僅停留在第二代水平上,許多化纖新產品、高仿真纖維仍不能生產。
因此,在今后,我國滌綸行業的發展不僅要注重數量上的產能和產量擴增,也要注重滌綸產品的功能性和差別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