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根據大慶、撫順、遼陽、吉林、蘭州、獨山子等地乙烯裂解裝置的需要,完成了32種原料裂解性能評價,對14臺裂解爐進行了76次現場標定,為煉化企業乙烯原料優化提供了技術支持。
隨著石油資源短缺和油品的重質化、劣質化,乙烯原料的多樣化成為影響煉化生產的重要瓶頸。為幫助企業實現裂解裝置的優質運行,石油化工研究院全力做好乙烯原料評價工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針對遼陽石化2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爐類型多樣、裂解原料種類多、質量差別大的特點,石油化工研究院與遼陽石化聯手對裂解爐進行運行優化實驗。他們采取串級控制,加大裂解深度等措施,實現了自產乙烷和芳烴尾氣的集中加工,乙烯綜合能耗下降7.5%。
為解決蘭州石化乙烯原料緊缺、外購劇增、品質復雜多變這一難題,石油化工研究院與蘭州石化合作,對十多種原料的裂解性能進行評價,確定最佳裂解條件,為企業制定原料方案和合理調整各種原料的裂解條件提供了可靠依據。在此基礎上,他們又對裂解爐進行運行優化,使乙烯原料石腦油、輕烴比例分別提高2.38和0.93個百分點。
石油化工研究院在對大慶石化裂解爐進行原料和運行優化后,同樣也使該公司能耗降低36.73千克標油/噸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