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塑料鈔票帶菌量較少
2010-9-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鈔票 聚丙烯 BOPP
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表明鈔票攜帶的細菌數量并未達到危險的程度,而在澳大利亞等國家使用的塑料鈔票攜帶的污染物數量最少。
澳大利亞流通的紙幣由位于墨爾本的SecurencyInternationalPty.Ltd.公司負責制造和銷售,這家公司是由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英國聚合物薄膜生產商InnoviaFilmsLtd.公司在1996年合資組建的。澳大利亞從1988年開始在本國鈔票中使用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聚合物基片,并把這一技術賣給了其他約30個國家。
巴拉瑞特大學的食品微生物學家FrankVriesekoop博士率領一個全球研究小組對至少10個國家的鈔票展開了分析。
他說:“相比較落后貧窮的國家,富裕的發達國家的鈔票所攜帶的細菌較少。”
“重要的是,世界各地鈔票上的病菌數量都沒有達到令人擔心的程度。我們還發現鈔票使用的年限和材質對鈔票的污染程度也有影響!
這一全球性研究在小吃店和自助餐廳之類的餐飲類門店共收集了1280張鈔票,對鈔票上的細菌進行檢測。
此項研究在澳大利亞、美國、英國、中國、愛爾蘭、墨西哥、荷蘭、新西蘭、尼日利亞和布基納法索進行。
研究人員把他們的研究結果發布在了美國科學類期刊《食源性病原體與疾病》上。
Vriesekoop說道:“經發現,較舊的鈔票褶皺更多,更容易藏污納垢。此外,鈔票所用的材質也是決定細菌多寡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都是棉基材質鈔票;只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墨西哥使用了塑料鈔票。我們發現,塑料鈔票的帶菌量遠比棉質鈔票要少。”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經濟自由度指數”上排名越低的國家,其鈔票的帶菌量越多。
這一指數包括商業、貿易、貨幣和金融的自由化水平;不受政府過多干預的自由度以及廉潔程度。
Friesekoop說:“此外還有一個可能性是,在經濟自由度指數上排名越低的國家,其鈔票的使用時間可能比排名高的國家更長!
“測試結果表明,我們收集到的所有鈔票上都只帶有少量的病菌,并未達到危險程度!
盡管如此,研究人員仍建議食品類門店對食品處理和鈔票收付做到有形隔絕,最好由不同的人分工從事。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