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去深海
在中國海洋的油氣資源中,70%蘊藏于深海區域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葛江濤 | 北京報道
“我們目前的主要力量還是放在渤海,但未來的發展方向肯定是南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研究總院地球物理總師李緒宣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
南海是亞洲三大邊緣海之一。北接中國廣東、廣西,屬中國海南省管轄。南緣曾母暗沙為中國領海的最南端。東面和南面分別隔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與太平洋、印度洋為鄰,西臨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面積350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油南海西部公司總經理宋恩來曾提交議案,希望國家加快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力度。他在議案中說,1993年起中國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從2006年起每年進口量都在1億噸以上。但近年來中國原油產量基本徘徊在1.9億噸,年增長量僅在200萬至300萬噸,而石油需求還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因此,中國能源發展應該從陸上轉向海上,從淺水轉向深水。
那么包括南海在內,中國海洋油氣開發的家底到底如何?
渤海有油、南海有氣
“到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期間,預計海油產量將突破5000萬噸油當量。”對于不久即將實現的5000萬噸大關突破,李緒宣的微笑里顯露出底氣。作為中國海油海洋勘探的技術負責人,李緒宣對于中國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充滿了信心。
以2008年為例,中國海域主要勘探區達到25.7萬余平方千米,探明儲量2102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包括原油1400百萬桶油當量。
油當量是按標準油的熱值計算各種能源量的換算指標。中國又稱標準油。1千克油當量的熱值,聯合國按42.62兆焦計算。1噸標準油相當于1.45萬噸標準煤。
在2102百萬桶總量中渤海灣探明儲有1065百萬桶油當量,占全部探明儲量的50.67%;南海西部和南海東部分別儲有614百萬桶油當量和348百萬桶油當量,共占全部探明儲量的45.79%。東海探明儲有75百萬桶油當量,僅占全部探明儲量的3.57%。
而在25.7萬平方千米的勘探區域中,渤海勘探4.30萬平方千米,南海西部勘探7.34萬平方千米,南海東部勘探5.54萬平方千米,東海勘探8.54萬平方千米。從勘探區域和探明儲量上比較,顯然,渤海灣和南海海域有更為廣闊的開發前景。
此外,在渤海灣探明的1065百萬桶油當量中,原油占934百萬桶。而在南海西部海域探明的614百萬桶油當量中,原油只有246百萬桶。
在凈產量方面,2008年油氣產量合計每天46.64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為每天39.81萬桶油當量,天然氣約為每天1.1百萬立方米。在這1.1千萬立方米天然氣產量中,僅南海東部海域就貢獻72.24%。
從中國近海油氣田分布圖上可以明顯看到,面積只有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僅18米的渤海海灣聚集著大片已開發油田,其中包括錦州凝析油氣田、綏中油田、秦皇島油田、渤西油田群、埕北油田、渤南油田群以及渤中油田等。而在更為廣闊的東海海域則只有春曉油氣田和平湖油氣田。
在南海海域,近海油氣田的開發已具一定規模,其中有潿洲油田、東方氣田、崖城氣田、文昌油田群、惠州油田、流花油田以及陸豐油田和西江油田等等,但更為廣闊的南海深水海域仍尚待開發當中。
“渤海灣主要優勢在原油,南海海域的優勢則在天然氣。”分析渤海灣和南海海域各自的優勢,李緒宣這樣總結。
中國的“小波斯灣”
值得注意的是,到2007年末,全球已有132個地區直接或間接發現天然氣水合物。其中海洋有84處,通過海底鉆探已成功在20余處取得天然氣水合物巖心。2007年5月,中國在南海北部神弧海域成功取得天然氣水合物巖心。
天然氣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積物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或“固體瓦斯”、“氣冰”。
在2000年至2005年的勘探后,中德合作項目的技術人員在南海北部陸坡、西沙海槽和東海陸坡等3處發現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證據。
參與該項目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永樣根據初步勘測結果表示,僅南海北部的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就已達到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一半左右。按成礦條件推測,整個南海的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相當于中國常規油氣資源量的一半。
而天然氣水合物一般在溫度低于4攝氏度、即深海沉積層的溫度中,由有機質較豐富、壓力較大的深海沉積物中形成。
雖然今年中國海油仍然將主要力量放在渤海灣海油產區,但是在李緒宣的眼里,廣闊的南海海域必然成為中國未來海洋油氣的主要產區。
此前的8月19日,中國海油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傅成玉在向股東們的半年致辭中印證了李緒宣的底氣和自信。
傅成玉將中國海油產量增長的來源歸結為三條,第一是核心的中國近海區域在經歷幾十年的作業后,對地質構造和資源分布已經有深刻的認識。2010年上半年,又在多個新的領域取得勘探突破,特別是取得一個大型發現“蓬萊9—1”,另外還有多個中型發現。
此外,中國海油以及合作伙伴對“流花29—1”的新發現也為未來南海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了解,“流花29—1—1”井估計日產天然氣5700萬立方英尺。而之前比較大型的“荔灣3—1—2”和“流花34—2—1”日產天然氣分別為5300萬立方英尺和5500萬立方英尺。
深海開發一直是一個高回報的領域。除了深海區油氣儲量占未來可供開發油氣儲量的90%外,深海油氣勘探成功率也很高:墨西哥灣是30%以上,巴西坎波斯灣是50%。一旦發現油氣儲藏,規模一般也非常巨大。從深、淺海區單井儲量來看,比例約為159:7。
宋恩來則表示,南海占中國海域總面積的四分之三,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噸,被外界稱為“第二個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