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維持在76美元下方振蕩,限電政策壓制聚酯工廠被迫停車降負,聚酯原料的采購需求減弱。由于實質利好支撐缺乏,筆者認為近期PTA期貨難以突破8000一線的壓制。針對短期行情研判,盡管終端紡織行業傳統需求旺季逐漸臨近,但隨著江浙地區限電政策執行力度的不斷加強,下游開工負荷被動下調,或將暫時抑制對PTA的消費,短期PTA沖8000仍面臨較大阻力。
PTA負荷下調難改供應過剩
受部分生產裝置繼續處于停車檢修狀態的影響,國內PTA工廠負荷自8月中旬九成以上的高位滑落,低至目前的80%附近(翔鷺石化PTA生產裝置依舊處于檢修狀態,預計9月10日左右開車;揚子石化1號35萬噸PTA裝置自8月13日起開始停車檢修,檢修時間20天左右;2號35萬噸和3號60萬噸PTA裝置也分別在8月14日和15日停車,分別進行20天和30天的例行檢修;臺化寧波80萬噸的PTA裝置計劃9月停車半月左右)。受運行負荷降低約束,且在中石化公布的9月PTA掛牌價(7600元/噸)高于現貨市場價格的利好刺激下,當前國內部分PTA生產企業多以執行合同貨為主,現貨供應較前期有所減少。但反觀下游市場,江浙地區織機負荷降低至七成以下,在未來限電政策執行力度加強的預期下,原料備貨積極性欠佳。與此同時,隨著9月份PTA期貨注冊倉單集中注銷期的臨近,鄭商所PTA期貨注冊倉單量降幅明顯,截止到9月3日當周,倉單數量為24132張,較5月中旬的年內峰值43173張減少1941張或44%。倉單集中注銷期前后,部分不符合再次注冊倉單條件的期貨庫存將回流至現貨市場,因此,國內PTA供應過剩的局面只是得到微幅改觀,從根本上扭轉尚需時日,短期對PTA現貨價格的提振力度比較有限。
江浙地區限電壓力加劇
從7月份開始,浙江各地就開始相繼執行“拉閘限電”的政策,省內所有的PTA、聚酯、長短絲、印染企業都位列其中。期初多數聚酯工廠選擇以觀望為主,貫徹政策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整體停車減產力度也相對比較有限。但至8月中旬,政府開始節能減排總動員,“拉漲限電”措施強制執行,企業整體減產力度加大。據悉后期紹興金鑫、吳江恒力、寧波康鑫等聚酯工廠都有停車動作,原本不在限電之列的織造企業也均實施開四停三或開三停一的政策,污染等比較嚴重的印染企業執行力度更是加強。而近期江蘇大部分地區亦陸續出臺相關節能減排政策,目前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執行,部分地區已接到通知,限電措施的規模和力度持續加大。日前江蘇部分地區加彈廠實施開七停二等政策,織造廠家實施開四停三或開三停一的政策。自8月26日開始,國務院組織13個部門的人士,分6個督察組,分別對全國18個重點地區進行節能減排專項督察,其使命是敦促地方加快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未來地方政府對節能減排政策的貫徹力度將持續深入,聚酯行業的限電壓力不斷加劇。由此可見,9-10月江浙兩省的限電政策執行力度或將不斷趨強,且不排除限電范圍由華東向華南蔓延的可能。
雖然“金九銀十”是傳統的紡織需求旺季,但受限電措施限制,聚酯切片、滌綸長短絲整體產銷不佳,秋冬紡織服裝面料訂單集中生產將被延遲。目前華東聚酯切片市場成交氣氛冷淡,謹慎觀望為主,買氣低迷,產銷維持低位運行;滌綸短纖生產企業庫存盡管繼續處于較低水平,但產銷延續平淡,下游企業采購意愿一般,貿易商接貨積極性不高;滌綸長絲市場則因織造企業開工率低下的限制,實質成交有限,POY、DTY、FDY庫存水平均較前期低位上升5-7天不等(整體在一周至半月左右)。
出口市場下滑也構成潛在的利空。2010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幅逐月下滑,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幅“轉正為負”:當月紡織品出口52.5億美元,同比下降1.9%;1-8月累計出口347.2億美元,同比增長2.5%,增幅比1-7月回落0.8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隨著后期各地節能減排以及拉閘限電政策執行力度的加大,聚酯行業的開工負荷將繼續受到更為嚴峻的限制,紡織行業需求旺季對行情的提振被暫時壓制。在潛在的終端旺季消費尚未構成實質支撐之前,PTA在8000關口或將面臨較強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