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現行的國際溫標(ITS-90)高溫段固定點只有銀、金、銅三個定義凝固點,其中最高溫度是銅凝固點(1084.62℃)。溫標規定,銀凝固點(961.78℃)以上溫度,從定義固定點外推獲得,這導致隨著溫度升高,國際溫標復現和高溫測量的不確定度將顯著增大。由于在更高溫度條件下,缺乏性能良好的高溫固定點,高溫固定點已成為國際溫度計量界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近年來,金屬(碳)—碳高溫固定點的發現,使得尋找更高溫度的固定點成為可能。
課題負責人原遵東研究員告訴記者,經過近4年的努力,課題組解決了絕對輻射溫度計的濾光片輻射計絕對響應度、物鏡透射比及幾何參數測量等主要關鍵技術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目前,該課題組在國內首次建立了絕對輻射溫度計及與之配套的性能測量實驗裝置,自主完成對金屬—碳高溫固定點(鈷—碳、鉑—碳、錸— 碳共晶點)和銀凝固點熱力學溫度測量;實現對高溫固定點的熱力學溫度賦值,確定了高溫固定點溫度下我國熱力學溫度與現行國際溫標ITS-90之差,使我國進入國際溫度計量的前沿領域。對于我國參與對新型高溫固定點熱力學溫度國際賦值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使我國在實行“開爾文的實用溫標實現”等國際計量的重要發展事件中具備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