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財稅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作為“十二五”期間的重點發展領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目前已基本編制完成。規劃將對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循環利用產業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支持。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沈龍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節能環保產業規劃近期就要出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行業政策、稅收優惠、資金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行業產值將有更大提高。
根據目前的《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從事節能環保企業可以得到“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即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目前有關節能環保在‘十二五’的財政、稅收和金融方面的激勵政策和優惠措施還在制訂中,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在政策上尤其是稅收方面將有較大支持。” 沈龍海坦言。
事實上,不僅是財稅支持,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投入都將有跨越式前進。業內預計,“十二五”我國的環保投資將達 3.1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的1.54萬億投資額大增121%。城鎮污水垃圾、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達6000多億元,運營服務規模將超過 6000億元。
除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外,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有望于近期出臺。有關部門計劃仿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概念,在土壤、河流、生態修復等多方面進行合同環境服務試點。
高端裝備制造:研發投資同時發力
據權威人士介紹,工信部裝備司正積極牽頭制定高端裝備制造的“十二五”規劃,而裝備制造業的“十二五”規劃目前已擬定完畢,準備送國務院報批,有望在3月底之前出臺。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包括航空裝備工業、衛星產業、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裝備業等5大細分領域。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的高端裝備制造在國內已經有相當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儲備,無論是高鐵、核電、造船還是軍工,每一個細分領域都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行業“十二五”期間的研發和投資都是“大手筆”,有望提前步入春天。
鐵道部相關人士介紹,2010年鐵道部對高鐵總投資達7000億元,其中基建部分占比最大,達40%-60%;動車采購占10%-15%。動車生產產業鏈自2010年進入高速增長期,與高鐵相關的業務增長迅速。
另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大飛機項目的研發費用投入大概600億元,分五年投資,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機的研制費用有400億元,用于大型軍用運輸機研制的費用約為200億元。
國元證券認為,機床將迎來春天,“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制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80%左右將立足國內,未來我國機床產品進口替代的空間將非常大。”
海洋工程裝備企業也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再建設5000萬噸的產能,這將帶動海洋工程裝備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
信息產業:寬帶成電信業投資重點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行業發展部主任胡珊日前透露,我國“十一五”期間電信行業總體投資規模為1.5萬億元左右,而在“十二五”期間將大幅增長36%,預計高達2萬億元。
從投資結構上來看,“十一五”期間電信業的投資有40%左右用于寬帶建設,而在“十二五”期間,將有80%的投資用于寬帶建設。工信部、發改委等七部委已經在2010年印發《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1年,光纖寬帶端口超過8000萬,城市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8兆,農村用戶達到2兆。
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應用大幅增長的趨勢下,電信運營商對于寬帶傳輸的需求大增。業內人士介紹,隨著近年來光纖和光器件價格的不斷下降,FTTH(光纖到戶)成本已經從2008年的每線2000多元下降至1000元左右,而電信運營商通過大規模集中采購,成本優勢已經十分明顯。
此外,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廣電部門正加快建設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和雙向網改,為今后成為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并立的第四大運營商奠定基礎,而這將帶來對光通信市場的需求大增。業界預計,未來五年NGB建設對光通信的需求在1000億元左右。
券商研究員認為,在光通信行業維持景氣的大背景下,烽火通信、光迅科技、日海通訊、新海宜等公司將從中獲益,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