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發展以高鈦渣為原料生產鈦白粉
2011-1-14 來源:全球鐵合金網
關鍵詞:鈦白粉 四氯化鈦 海綿鈦
高鈦渣是經過物理生產過程而形成的鈦礦富集物俗稱,通過電爐加熱熔化鈦礦,使鈦礦中二氧化鈦和鐵熔化分離后得到的二氧化鈦高含量的富集物。高鈦渣既不是廢渣,也不是副產物,而是生產四氯化鈦、鈦白粉和海綿鈦產品的優質原料。
近年來我國鈦白粉和海綿鈦行業發展迅速,由于高鈦渣鈦含量高,"三廢"產生(處理)量少,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高,且能有助產品品質提高,我國高鈦渣的需求量迅速增長。雖然國內高鈦渣的產量在不斷擴大,但仍滿足不了國內強大的需求,我國每年也需要進口大量的高鈦渣作缺口補充。目前我國高鈦渣行業仍然呈現出供給不足的局面,在今后幾年我國高鈦渣仍需要大量進口。
2008年底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出臺了《2009年關稅實施方案》,根據方案,2009年高鈦渣(二氧化鈦質量分數大于70%的)(稅則號38249099)進口由原來的最惠國稅率6.5%繼續下調為0,硫酸(稅則號28070000)由原來的最惠國稅率5.5%下調為0,與此同時,鈦礦砂及其精礦(稅則號26140000)出口2009年的暫定關稅上調為10%。按照以上稅率調整的方向,國家保護資源型原料的傾向比較明顯,新的關稅方案實施后,國內鈦精礦出口將受到限制,而硫酸、高鈦渣進口應有所增長。
我國現有鈦白粉生產企業70家左右,除錦州一家為氯化法工藝外,其他均為硫酸法工藝且所用原料以鈦精礦為主。近年來,鈦白粉生產企業已認識到高鈦渣的優勢,逐步轉向以高鈦渣生產鈦白粉。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高鈦渣為原料的鈦白粉、金屬海綿鈦產品仍屬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中鼓勵。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