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紡織品和皮革制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在國際市場上作用舉足輕重。1994年德國頒布《食品及日用消費品法》第二修正案后,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就由此展開。目前,國內外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方法標準主要有國家標準、德國標準、歐盟標準和國際標準。所有這些標準方法基本類似,均采用常規的儀器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有很大的不足:一是前處理復雜,工作強度大;二是消耗大量的化學試劑,不僅成本高,而且污染環境;三是分析檢測速度慢;四是所需儀器設備價格昂貴,維護修理費用也很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綠色環保、快速方便的新型檢測方法。
由嘉興檢驗檢疫局、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興中心應用化學分中心聯合承擔的省科技廳面上工業項目“紡織品和皮革禁用偶氮染料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以其中一種芳香胺為例,經過半抗原的修飾與合成、全抗原的合成、抗體的制備與純化等一系列工作,成功研制出該芳香胺的試劑盒,獨創性地將免疫分析方法引入紡織品和皮革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項目通過驗收、鑒定,填補了該領域國際空白。
該項目通過驗收、鑒定,為下一步研制出可測試所有芳香胺的試劑盒奠定了基礎。一旦取得成功,那么紡織品和皮革禁用偶氮染料的檢測將迎來一場革命,原來需要復雜的前處理、大量的化學試劑、昂貴的儀器、長時間的分析將被簡單的前處理、少量的緩沖液、普通的96孔板所代替,其分析時間將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