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關注未來汽車內飾裝飾材料的發展方向,開發更多、更好的汽車用非織造材料是我國汽車內飾件的發展方向之一。其方向包括:根據生活方式的變化,追求便利性、經濟性、明快舒適及多樣化的需求,開發具有深度模壓成形性、輕量化、薄型化的非織造材料;滿足環境保護的需求,開發以節省能源、資源及具有循環再生使用特性的“綠色”的內飾材料,開發單一材質的非織造內飾材料;開發輕量化、具有更加吸音、隔音性能,防沾污、抗菌、消臭、芳香、具有負離子性能的功能性非織造內飾材料;開發環保型電動汽車高性能電池隔膜材料。
國外汽車內飾材料開發研究方面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在汽車內飾結構材料方面(如車頂、車門內飾板及后艙蓋板等),重視采用麻類天然纖維。
2001年,歐洲汽車工業使用的麻類纖維數量占17%。自1996年以來,其數量以很高的增長率增長,1999―2000年久增長了90%。采用天然纖維的熱塑性或熱固性模壓性(如車門板等)已成為歐系轎車的標準配置,每輛轎車所用的天然纖維達5-10千克,作為一種新的加工技術――麻天然纖維+聚丙烯注射模壓技術在未來一些年中將呈繼續增長的態勢。麻類天然纖維在汽車模壓內飾件中應用增長的原因在于它可提供生態與耐沖擊更佳韌性更佳的結構件。
由美國FORD公司參加的英國QINETIG-LEG公司的生態型汽車用非織造材料研究項目的目標是開發用于注塑成型內飾件的天然纖維熱塑性非織造復合材料技術,來減少汽車工業對不可持續原材料的依賴。
根據歐共體的法規,至2015年汽車必須以95%的可循環使用的材料制造。天然纖維是一種可以新生的原料、其產品更容易循環使用、且能耗較少、成本較低。FORD公司認為天然纖維較合成纖維而言,是更好地吸收能量的材料,可以制造更強韌的板材、受撞擊不易碎裂、從而安全性更佳。此外使用天然纖維復合材料還有利于降低車輛重量、改進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隨著汽車工業的成熟與發展,以及汽車消費理念的成熟與進步,中國汽車工業的運行呈現出車輛種類增多、內飾件檔次提升、價格趨于合理、定位日趨多元化等特點。與此同時,基于上述特點的激烈市場競爭,孕育了麻制汽車內飾產品的良好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