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戰略指導塑機企業構建合理發展機制
2011-1-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塑料機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北宋思想家和教育家胡瑗就人才之于治國安邦的關鍵作用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近千年的歲月流轉中,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反復得到印證:重視人才、善于培養和引進人才、能夠高效運用人才的國家在科技和經濟方面都能領先于世界,反之則會出現衰退。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走人才強國之路。中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人才作為推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把中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資源強國,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塑料機械是一個朝陽產業,是國家振興十大產業中機械裝備之一。中國塑料機械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在創新中謀發展,提高已有產品的性能,從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前進一步,努力自主創新開發高端產品,引導市場發展。利用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優勢,必定能擴大內需范圍。在國際金融危機和節約能源的大前提下,中國塑料機械的逐漸轉向了生產輕量化、節省資源、節省能源、再生循環利用制品的機械設備的專業化方向發展。塑料機械行業應在現有發展的基礎上,更積極努力,爭取不斷縮小與國際先進塑機的差距,走自主創新的科學發展道路,成為塑料機械工業強國。
在這個關鍵階段,塑機企業的人才戰略更顯得尤為重要。自主創新的主要因素是技術開發人才的挖掘和發揮,實現技術研發的科學轉變,構建有利于塑料機械科學發展的人才體制和機制。
技術開發人才創新能力的發揮及其高低,直接關系到產品的開發和產品的技術進步,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民族塑機工業的生存和發展。技術開發人才應對自己進行培養和提高,不斷提高素質和業務能力,敢于創新,敢于發明創造,敢于向自己挑戰。
與此同時,企業還必須重視對技術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變“應用人才”為“培養人才”的人才資源轉型。科學技術在不斷創新發展,技術人員的知識跟不上就會淘汰出局,一方面主要靠技術人員的主管能動性,但企業著力提供物力、財力、環境等外界因素的舞臺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了良好的技術開發群體,必須有一個知識面廣博、能發揮團隊精神的領導,這樣,才能帶領群體攻克難題,減少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不斷進行塑機創新開發。技術開發人員最需要是企業對自己創新能力發揮的關懷、理解和支持,企業領導必須擔起此重任,起到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
企業發展最短缺的是什么呢?是資金?技術?還是市場?其實都不是。資金不足,可以通過融資解決;沒有技術,可以引進;市場有限,可以逐步開拓。一言以蔽之,企業最缺乏的不是別的,正是人才!
企業只有在戰略的指導下、以開放的人才觀接納人才、發現和培養人才,才能盡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機制,帶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