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化工學會特種化工材料專委會秘書長曹樹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用于“天宮一號”上的特種化工產品只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特種化工材料的一部分。據他介紹,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先后開發出特種橡膠、特種工程塑料、特種涂料、特種纖維、特種膠黏劑、特種電子化學品等13個大類的特種化工新材料。這些高技術產品基本都代表著各自領域的最高水平,為我國航天、軍工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曹樹懷表示,隨著我國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加快和航天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對軍用化學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化工行業先后開發出的一批具有超耐溫、超耐厚、超耐腐蝕等特殊性能的特種化工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到了軍工產品上。
“在艦艇表面涂上特殊的功能材料,就能夠把敵方發射的聲納波吃掉,使對方毫無察覺,作戰時能讓艦艇起到很好的隱身效果。而飛機表面噴上一種含有五氧化二釩成分的吸波劑也是類似的道理,它能夠把敵方雷達發出的雷達波‘過濾’掉,使雷達波不能返回。前不久我國試飛的殲-20隱形飛機就涂上了這樣的吸波劑。”曹樹懷這樣告訴記者。
曹樹懷說,特種化工材料主要都用于航天、軍工這樣敏感的領域。很多材料的生產技術國外是不會向我們轉讓的,只能靠我們自主研發。他舉例說,飛機發動機的油箱需要具有很高的耐油性,聚硫橡膠剛好滿足這一要求,但制作聚硫橡膠需要一種叫氯乙醇的原料物質。很長時間我們都不能生產這種產品,嚴重影響了我國軍用飛機的性能。后來,我國化工科研人員通過多方研究,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終于攻克了這一產品生產的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在保障軍用原料供給的同時還滿足了下游染料、農藥等產品的需要。“幾乎每一種用于軍工的特種化工產品都是這樣開發出來的。”
曹樹懷強調,特種化工材料具有多品種、小批量、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在航天、軍工等領域的用量都較小,研發成本也很高。因此,應大力拓寬特種化工材料由軍品向民品的應用拓展,讓高端化工材料造福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