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結構性生產能力過剩、橡膠行業大而不強、未掌握國際橡膠定價權等一直來是困擾中國輪胎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今年9月WTO駁回中國就“中美輪胎特保案”提出的上訴,裁定中國敗訴,這使未來一年中國輪胎企業在對美出口中依然處于不利地位。危局思變,為此中國橡膠業也一直在謀求應變之策。16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等正式入駐“中國橡膠谷”,便是中國在加速打造橡膠行業聚集區、做大做強橡膠行業的又一舉措。
《中國橡膠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未來5年要淘汰落后產能,禁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建立產業準入機制,提高產業集中度目標。高技術含量、自主創新和特色產品發展目標。因而,打造橡膠行業聚集區,聚合行業和科研技術資源、加快自主知名品牌建設,成為“十二五”期間,橡膠行業的發展目標之一。
為此,今年1月,借鑒美國“硅谷”概念而提出的“中國橡膠谷”在青島成立,該谷總規劃面積約3000畝,是一個集行業協會、大學、科研結構、知名橡膠企業和相關中介服務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集聚區,目前,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據該谷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內具有科研教育、創業孵化、信息平臺、會展商務、文化博覽、中介融通等六項功能,并能會為入駐的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政府事務專門服務窗口、提供管理咨詢、風險投資等中介服務、產銷在線匹配和橡膠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等電子商務服務。
而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駐橡膠谷辦公室等4機構入駐橡膠谷的揭牌儀式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說,橡膠谷的發展定位準確,以世界第一為發展目標,符合中國橡膠工業發展的趨勢。
他表示,目前國內橡膠行業布局較為分散,區域發展不協調,協會之所以入駐橡膠谷,就是要有效聚合各種橡膠行業資源,使中國橡膠行業在激烈國際競爭中做大做強。
眾所周知,美國的“硅谷”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其附近具有雄厚科研力量斯坦福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為依托,因而橡膠谷的發展也離不開科研力量的支持。
據介紹,在中國橡膠谷內,不僅有以橡膠類專業見長的國內高校,每年能培訓2800多名橡膠類專業人才,還有生態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橡塑材料與工程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科技部國家輪胎工藝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家國家級的科研技術機構,因而,橡膠的技術基礎雄厚,這為中國橡膠業在此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可能。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硅谷”的輝煌不僅在于其產業集聚而所帶來的效應,更在于其倡導“允許失敗的創新”精神所激發的創新氛圍。因而,中國橡膠谷欲實現中國橡膠業大而強之嬗變的夙愿,倡導鼓勵創新也應是其建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