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一直是化工市場的旺季,但“金九”今年沒出現。綜合當前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和下游需求等因素看,“銀十”也不會到來,四季度我國化工行業前景難言樂觀。
自10月9日零時起,我國汽、柴油價格每噸降低300元,調整后的汽、柴油價格分別為每噸8280元和7430元。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導致整個產業鏈價格松動。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穩,惠譽下調意大利、西班牙評級;歐洲三大統計機構下調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穆迪將比利時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國際原油價格應聲下跌。三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延續了二季度的下跌態勢。WTI期貨的月度均價在4月達到年內高點110美元/桶,而9月均價為86美元/桶。加上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落空,國際原油價格市場缺少做多的動力。
原料價格下滑導致化工品成本下降,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但前提是化工售價不變。事實上,由于經濟低迷,下游需求減小,化工品售價隨之下滑。9月初,化工市場的上游產品價格大多上漲,但基礎化學品、橡塑產品等石化中下游品種價格則漲跌參半,仍處于8月的微幅調整通道。當時市場對于“金九”行情比較期待,希望9月中旬化工市場能夠有所好轉。但最終的情況是:化工市場跌多漲少,“金九”行情沒有出現。為應對需求下滑的情況,不少企業采用限產、檢修等手段減少市場供應量。
石化下游產品涉及人們吃穿住行,即房地產、汽車、紡織服裝、農業等行業,與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當前市場對于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期并不樂觀,二級市場(上市證券交易市場)體現得較明顯。四季度化工市場行情難見好轉。貿易商在化工品的價格走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產品價格在上漲過程中,貿易商會增加庫存,需求放大;而價格出現下滑跡象時,貿易商則趕緊出貨,鎖定贏利。由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不佳,貿易商看淡后市,開始做空,這將導致化工品價格進一步下滑。
此外,化工行業中不少子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當價格上漲、需求旺盛時,市場往往忽略了產能過剩,相關公司也加碼投資。但在行業不景氣時,產能過剩導致開工率偏低和虧損的情況突出。以PVC(聚氯乙烯)行業為例,盡管淘汰落后產能和電價上調導致三季度電石價格上漲,但是PVC開工率沒有明顯改善,反而讓行業虧損更加嚴重。